水上項目場館面對大自然挑戰
東京奧運的水上項目場館,各自面對大自然的挑戰。主辦賽艇、獨木舟的東京灣海之森水上競技場,早前受海產侵擾而影響水流,增加保養成本。
賽艇場受海產侵擾 衝浪點欠大浪
海之森在2019年6月啟用,東京都政府原本預計每年花費1.6億日圓(約1120萬港元)保養,維持這個全日本唯一合國際標準的賽艇場地運作。惟共同社今年初報道,在海之森設置的470條浮柱,近三分之二沉至低於水面,未能發揮抑制海浪的效用,原因是東京灣海水鹽分高,浮游生物亦多,吸引大量貝殼類動物居住,依附在浮柱表面,增加重量。當局一年間已花費1.4億日圓(約987萬港元),剷起合共14噸重的蠔殼或垃圾。除了在非賽季時將浮柱放置於陸上,當局未有其他解決辦法。
新項目衝浪所選用的千葉縣釣崎海岸,儘管面向太平洋,連續3年舉辦第3級別巡迴賽分站,惟巴西籍兩屆男子世界冠軍Gabriel Medina認為場地不夠大浪:「在日本比賽時海浪普遍小而雜亂,會有難度。不過作為頂級選手,在任何環境都應能發揮。」七屆女子世界冠軍Stephanie Gilmore則指自己雖然不介意人工造浪池中比賽,但認為在許可的情#下,還是海洋衝浪的體驗最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