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局邀團體辦私校 中小一條龍授內地課
【明報專訊】香港最快2025/26學年有首間辦內地課程的中小學「一條龍」非牟利私校,供「港漂」子弟入讀。教育局表示,昨起接受辦學團體申請,列出一系列要求,包括先要提供由中聯辦教育科技部發出的「支持信件」,確認團體具開辦內地中學及/或小學課程的經驗和能力。成功者可用象徵式地價獲批一幅天水圍的土地,亦可申請政府免息貸款,貸款須獲立法會財委會審批。
須中聯辦認可 政府免息貸款
選址天水圍 最快2025年開學
教育局稱,隨大灣區蓬勃發展,本港銳意促進與內地的人才匯流,預期對內地課程學額需求日趨殷切。新校位於天水圍,佔地約8608平方米,毗鄰香港濕地公園,視乎建校進度,料可約2025/26學年起運作。該校需提供12年小學及中學班級,共不少於約900個學額,須主要取錄非本地生。
葉建源:與辦國際校做法相近
教育界立法會前議員葉建源稱,今次開放團體申請辦內地課程的私校,與過去申辦國際學校的做法相近,由政府提供土地及提供申請免息貸款,惟過去國際學校營運有「不太正面經驗」,認為要留意辦學機構性質,須確保機構是非牟利,沒有內部利益輸送,亦關注學費水平會否過高。
教聯會暫沒計劃營辦
教聯會主席黃錦良說,曾接獲在港工作的中資企業內地員工反映子女在香港讀書的問題,他稱相關學生倘在港修讀本港課程,日後回內地生活時難銜接當地課程。黃認為,當局計劃為內地人子女提供公平教育機會,內地課程學校在港亦有一定需求,計劃值得支持。他說,教聯會暫沒計劃營辦內地課程學校,但稱愈來愈多港人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該會考慮在當地開辦香港課程學校。
教育局於「回應團體須知」文件指出,辦學團體可申請政府免息貸款,但須經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審批;除此之外,政府不會提供任何經常資助或非經常補助金。辦學團體須自負盈虧,亦須預留款項,向有需要學生發放獎學金、經濟援助等,金額不少於每年學費總收入10%。
教育局昨發稿,稱本港有逾50間國際學校提供不同的非本地課程,讓因工作或投資來港居住者的子女可在港修讀,並在返回原居地後繼續在當地學校升學。局方稱,內地公司在香港設立地區總部或地區辦事處等的數目,亦為境外公司中最多,不過,本港至今仍沒有辦內地課程的中學或小學。
有關申請9月30日截止。教育局會邀請符合要求的團體提交詳細辦學計劃書,之後交「校舍分配委員會」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