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型拆解:鎖定命題討論點
【明報專訊】相信大部分考生均會同意通識科卷二的難度比卷一高,主要的分別在於觀點推論及語理分析的要求不同。茩姜禤ぜ野峇峇尷R為本的卷一,資料素材與題目的關聯較強,能夠參考甚至作為直接引用的部分不少;但在茩咿策饡擠蛌漕髐G中,試題提供的資料少之餘,能夠作為參考甚至引用的部分更少,對於能力較遜的學生而言,往往不知如何入手。更多時候,在校的學生翻閱公開試題的評卷參考(marking scheme),只知內堻祕C了不同的論點,卻不知這些論點是怎樣從零開始建構出來。以筆者經驗所得,其中一種較有用的方法,就是從命題中鎖定討論點,從而整理出不同的作答方向。
◆讓我們先以2020年卷二的題1a作為例子:探討香港保育粵劇的困難。 (8分)
閱畢題目一刻,相信不少學生立即會將焦點投放在「困難」一詞,特別是一些有接受坊間補習訓練的學生,會下意識地將涉及「困難」的框架詞彙如數家珍地一口氣背出。就此不質疑亦不評論補習的作用與局限,這媟Q重點指出,此類學生最大的盲點是缺乏對命題討論點的理解意識,他們即使洋洋灑灑地疾書,作答的內容仍似乎沒有明確的方向。「困難」固然是本題需要考生回應的重要部分,但與此同時,本題其實存在茪@個等同甚至更重要的討論點——「保育」。假如學生不先理解「成功的保育會是什麼的一番景象」,是很難準確地從中建構到其困難的。這也正好解釋了為何學生會常問:「呢鷰arking入面鮥oint到底係點樣諗出來?」
什麼是成功的保育?
就讓我們從頭解讀題目。粵劇作為文化遺產,亦是藝術產業,到底用什麼準則評定它的保育成功程度?簡單而言有三:一、公眾對粵劇的認識及接觸多寡;二、公眾對粵劇的觀感;三、粵劇的行業發展是否具有前景。梳理好以上命題的討論點,便可根據這些討論點作為回應題目(「困難」)的作答方向,例如:
困難一:公眾認識及接觸粵劇的機會與渠道有限,難以引起公眾對保育粵劇的進一步關注
.粵劇演出場地有限且單一(主要為大會堂及社區會堂,個別具規模的劇團會選擇於新光戲院或西九戲曲中心演出)
.粵劇演出並非常見於主流媒體(對於不少本地人而言,一年堨i能僅有三數次機會在慈善團體的電視籌款節目中看到粵劇演出)
困難二:公眾(特別是年輕人)對粵劇帶有誤解或負面觀感
.年輕人對粵劇容易有沉悶及老套過時的印象(不少傳統粵劇的劇目題材圍繞古代歷史,與現代人的距離甚遠;曲詞艱深難懂,不易理解;加上不論「70後」的中年人或「00後」的年輕一代,大多追捧歐美、本地以至中日韓的流行音樂,現今粵劇的主流支持者仍以長者為主)
困難三:粵劇行業缺乏發展前景(特別是對年輕人)
.收入不穩(粵劇的主要捧場客以長者為主,人數亦不多,限制了門票的收入)
.年輕人對加入粵劇行業的意願不高(沉悶及老套過時的行業形象,削弱年輕人入行的興趣;加上粵劇演出需要經過長時間的浸淫訓練才能逐步獲得演出機會,對於重視速度效率的香港社會,特別是年輕人而言,可能缺乏參與或留在行業發展的耐性)。
希望透過以上的示例,可以協助同學透過鎖定命題的討論點,從而整理出有效回應命題的作答方向。
文: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湯國華中學通識科教師 張兆聰
[通通識 第69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