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AI估算工傷病假復康進程 準過人手
【明報專訊】本港每年有約3萬多宗職業傷亡個案,受傷僱員除承受身體痛楚,亦擔心復工無期導致收入減少。理大研發「智能工傷管理系統」(SWIM),集合及分析約9萬多宗工傷個案真實數據,從而推算其他受傷僱員病假天數、復康進程等,讓他們有所預算。系統亦供僱主、保險公司及醫療人員參考,改善處理工傷程序。
傷後半年「黃金期」 過後僅半數可復工
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電子計算學系組成的研究團隊,早前獲創新科技署創新及科技基金和業界伙伴資助約140萬元,從2019年6月起研發SWIM。康復治療科學系副教授鄭樹基說,傷後半年是「復工黃金期」,若傷後半年未能復工,可重返工作崗位的僱員只有五成,不少受傷僱員傷後因復工無期感不安,加上目前醫療服務亦非以復工為本,僱主亦未必了解受傷僱員復工後合適的工作。
分析9萬個案 供僱主保險醫護參考
研究團隊於過去一年半蒐集了來自68間保險公司、合共約9萬多個工傷個案,SWIM透過個案的工資、工傷部位、原因、醫療評估及安排,以及最終復康程度及工作能力等數據,經過「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預測該名僱員的病假天數及重返工作崗位進度等結果,並就個案不同復康階段提供服務建議。
鄭樹基說,SWIM預測的病假天數及傷殘程度的準確度分別達60%及70%,比傳統人手估算更準確。但鄭強調,SWIM預測的結果並非要定下一個指標,希望SWIM可從科學角度提供參考點,助有關持份者掌握更全面資訊,減少爭拗。他說未來半年將試行系統,並透露已有6間保險公司希望採用SWIM,料明年可於保險界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