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稱延任以來「做什麼都被罵」 張超雄:過去一個多月很難過
【明報專訊】工黨張超雄擔任議員12年,他與其他民主派總辭,即將退下議會火線。自10月延任後,張超雄誓要當「極權者的頂心杉」,但稱政治鬥爭非其志願、性格,「這一個多月是度日如年,是很難過的,因為我們做什麼,都會給人罵:說我們做事沒有用、又說我們戀棧,應該到街頭抗爭」。
政治鬥爭非所願 「想多點關注弱勢社群」
張超雄素來關注弱勢社群的福利政策,他稱政治鬥爭非其所願,「說真的,我最關注的事都……唉,我不想將自己的時間放在政治鬥爭上,我想用這個崗位去幫更多人,放多一點關注在弱勢社群上」,但他稱身在其位,亦只能盡力在議會抗爭,形容這是「從政者的無奈」。
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決定》後,4名民主派即時喪失議員資格(DQ),非建制派失去「關鍵否決權」,張超雄說這是總辭的考慮之一,形容民主派倘在議會內逐一被DQ是「凌遲」,會導致「demoralised(士氣低落)」。張超雄亦為民主陣營分裂難過,「延任令整個運動出現大分歧;如果我們留下裂痕豈不更深?」他認為,屆時民主派更會被外界批評「戀棧權力、不要臉」。
稱抗爭時鄭松泰坐着 「不明他立場」
非建制派陣營中,熱血公民鄭松泰、醫學界陳沛然決定留任,鄭松泰早前表示總辭已錯過政治表態的最合適時機。回應鄭松泰的言論,張超雄說「我完全不明白,他(鄭)的位置在哪裏」,「當我們抗爭的時候,他坐着;當我們走的時候,他又說不是時候,到底他打算抗爭,還是如何?他的立場是什麼,我看不通」。
立法會延任之初,張超雄形容議會依然是「兵家必爭之地」,事隔一個半月,他卻說議會這條路暫時「無法走」,認為具抗爭意志的人,根本無法進入議會。張超雄2004年經社福界晉身立法會,他相信未來建制派會主打民生議題,但認為他們不會從制度上改善福利政策。被問日後誰能接任其工作,繼續關注弱勢社群,張超雄亦無答案,只說「可遇不可求」。
明報記者 張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