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因法庭質疑證供 5年處分兩警
【明報專訊】反修例案件審訊中,多名警員在法庭上的口供遭裁判官質疑。保安局長李家超昨在立法會回應口頭質詢,稱若法庭對作證警員有評論,警方會審視是否需跟進,並稱過去5年有兩名警員因證供被法庭質疑而被紀律處分。立法會議員涂謹申批評,警員會否被紀律處分及處分的方式全由警隊自行決定,故警方數字並無意義,亦難以得知警隊是否認真檢視每宗個案。
警方發言人表示,若發現有警員違反紀律,包括由法庭轉介的不當行為或表現,一般為高級警司職級的單位紀律主任可展開紀律覆檢。被問到兩名被紀律處分的警員所涉及的案件,警方稱不評論個別個案。
民主黨尹兆堅在立法會提口頭質詢,稱有裁判官審理與反修例運動相關的案件時,批評作供的警員不是誠實可靠的證人,甚至指警員「大話冚大話」等,尹問李家超會否向公眾道歉及警方如何跟進。翻查資料,東區區議員仇栩欣與一男子被控去年襲擊防暴警案,裁判官今年8月裁決時,形容兩名警察證人「一個大話冚另一個大話」。
李:無警員干犯作假證被控
李家超昨回應稱,若法庭對作供的警員有評論,警方會審視並研究是否跟進,法庭有需要亦可轉介律政司,但他強調,法庭不接受某證人的證供,可基於不同因素,「不能武斷定論為違法」。
按警方提供資料,2015年10月至今年10月,有兩名警員因證供被法庭質疑而被紀律處分,向一人發出「輕微違紀行為報告」,另一人受紀律聆訊後遭譴責。李家超昨表示,同期沒有警員干犯宣誓下作假證供而被檢控。
涂謹申斥「查自己」 「數字無意義」
涂謹申表示,警方和律政司有最好的檢控人員處理案件,警員作供時仍被指「大話冚大話」,正是問題所在。涂稱,李家超在會上提出法庭不接受證供有3個理由,包括證人記憶不清等;涂稱,法官不是批評警員記憶不清,斥李家超說法是有意姑息警隊的害群之馬。
涂謹申又批評,警員應否被紀律處分及方式全由警隊自行決定,因此警方提供被紀律處分的警員數字並無意義,亦難以得知警隊是否認真檢視每個被法庭質疑證供的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