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香港啟發 泰抗爭無大台「Be Water」
泰國示威持續數月,最初的模式以較小型遊行開始,但近日已演變成規模更大、長達數小時的佔領公眾地方行動,也為警方鎮壓做好準備。他們受香港去年反修例示威者啟發,同樣在無大台下,採取靈活多變「Be Water」和分散的策略應對政府的出招,包括臨時透過社交網站和即時通訊程式發布集會地點,現場教導如何不暴力對抗,以雨傘和眼罩自保等。
萬計示威者周日連續第4日不理政府頒下緊急法禁大型集會,他們穿著雨衣、戴上頭盔和護目鏡在曼谷勝利紀念碑集會,準備好與兩天前使用水炮驅散人群的警方對抗。示威者在路障周圍組成了清晰的前線,有人指揮參與者坐成一排排,並把防護裝備分發給外圍的人。雖然他們做好與警方對抗準備,但當局最後沒採取行動,示威者於晚上和平散去。
泰國網媒Khaosod昨下午約5時在Twitter報道,指周一的示威場地定於曼谷北部的3個地點。
臨時公布集會地點 現場手勢溝通
部分泰國示威者借鑑了香港反修例抗爭者的一些策略,例如年輕組織者周日直至下午3時才披露集會地點。到了約3時,他們利用facebook、Twitter、Telegram和Line等社交媒體和通訊應用程式公布集會地點,呼籲人們到曼谷最繁忙的兩個地區聚集,試圖搶先警方一步。當人群湧進集會地點後,有義工為示威者提供「速成班」,教他們一旦與發生警方衝突時的應對策略:打開雨傘、不要反抗,也不要使用暴力。他們又練習如何看手勢協助傳遞食物、水和防護裝備。
在集會現場的30歲義工蘇拉烏(Sarawut Tawan)說:「我從香港示威中學到一些技巧,例如他們互相通知及指示的方式。雨傘可以保護我們,這是我們從香港那媥ヮ鴘滿A我們沒有任何武器,在雨季我們手中只有傘。」參與集會的16歲示威者佩奇(Petch Radbopitch)亦說:「我們從香港學到了如何保護自己,例如他們會用聲音和信號來組織動員,用雨傘保護自己,用不同的渠道溝通。」(華爾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