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帆:公屋每戶人數減至2.7 供不應求更嚴峻
【明報專訊】運輸及房屋局長陳帆在網誌表示,2015至2020年共5個年度,雖然有約6.69萬個公屋單位落成,但公屋居民人數僅上升約6萬。他指出,由於人口老化和少子化,公屋平均住戶人數下跌,令公屋受惠人數減少,供不應求的情G變得更嚴峻。有房屋委員會委員建議,政府應考慮以調遷及租金優惠,讓年輕人與長者共住,減少公屋戶分拆家庭。
陳帆在網誌中引述「房屋統計數字2020」,公屋單位的平均住戶人數一直下降,由2006年每戶平均3人,至2019年下跌至2.7人;並指出由2015/16至2019/20年度,雖然有約6.69萬個公屋單位落成,但公屋居民人數僅上升約6萬。他續稱,因應平均住戶人數下跌,公屋人均居住面積亦因而上升,由2007年的12.2平方米上升至今年的13.4平方米(即144.2平方呎)。
陳帆稱,由於興建一間公屋所需的資源固定,若平均住戶人數下降,即投入同樣資源受惠人數會減少,認為在現時土地不足的局限下,公屋單位供不應求的情G會變得嚴峻。
房會委員倡推長幼共住 換搬大屋租金優惠
現時公屋平均輪候時間為5.5年。房委會委員招國偉指出,2018年公屋申請者有兩成都來自公屋家庭,而居屋白表者在過去數年都有約兩成來自公屋家庭,認為公屋戶分拆家庭有明顯訴求,有可能是考慮到居住環境擠迫。他認為,有需要增加公營房屋供應,同時政府要考慮提供誘因推行長幼共住,建議可以考慮讓合住家庭調遷到較大的單位,或提供誘因如租金優惠,讓年輕人願意與長者共住,「唔係不斷起(公屋)就算」。
另陳帆又提到去年公布《長遠房屋策略》2019年周年進度報告,在2020/21年度起十年期內可建27.2萬個公營房屋單位,雖然此數字較30.1萬個單位的供應目標仍欠缺2.9萬個,但差距已少於上一個十年期6.7萬個單位的推算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