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隧道駁通水塘 增儲量紓西九水浸
【明報專訊】本港2015至2019年因為水塘滿瀉而排落海的食水約1.6億立方米,足夠全港市民使用兩個月;渠務署去年2月開展水塘間轉運隧道工程,興建一條長約2.8公里、直徑3米的輸水隧道,把九龍水塘群4個容量較小的水塘溢流,轉移到下城門水塘,以提升下游西九龍地區的防洪能力,並可每年額外收集約340萬立方米食水,相等於1630個標準泳池容量。
每年多儲340萬立方米 如1630泳池容量
渠務署指出,今年7月開始鑽挖隧道,預計於2022年第四季完成。由於轉運隧道位於集水區,渠務署將引入實時岩土監測系統,於施工期間記錄水位及震盪等數據,以避免污染食水。
料後年竣工 西九可應付50年一遇暴雨
渠務署排水工程部工程師葉浩朋說,深水鶠B長沙灣、荔枝角區發展多年,排水能力未達標,該署透過兩項工程提升排洪能力,其中一項造價17億元的荔枝角雨水排放隧道已於2012年完成,截取上游部分雨水;另一項工程費用為12.2億元的水塘轉運隧道,由地勢較高的九龍副水塘貫通至下城門水塘,將九龍水塘群4個水塘的溢流轉移到下城門水塘,完工後下游西九龍區可應付50年一遇的暴雨。
資料顯示,九龍副水塘過去兩年溢流量分別為291萬及293萬立方米,而轉運隧道則可將溢流轉移到容量較大(430萬立方米)的下城門水塘儲存。葉浩朋解釋,下城門水塘出水口設有智能水閘,實時監測水塘水位,以控制食水流量。
下城門設智能水閘 實時監測水位
九龍水塘群包括九龍水塘(157.8萬立方米)、九龍副水塘(80萬立方米)、石梨貝水塘(37.4萬立方米)及九龍接收水塘(12.1萬立方米),均是本港早年興建水塘,當中九龍副水塘地勢較低,會接收另外3個水塘的溢流,故轉運隧道入口建於九龍副水塘西南角。不過,鑽挖機在另一端下城門水塘開始鑽挖,每月鑽挖約300米,抵達九龍副水塘後,會由原路退出。
水務署過去解釋,下城門水塘存水量一直維持較低水平,因其跟船灣淡水湖相連,主要預留作雨量急增時收集雨水。該署網頁顯示,下城門水塘本月16日存水量為117萬立方米,佔容量27.2%,是全港水塘最低,而該水塘2007年以來從未滿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