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十三邀:90後雜談 香港文學團體經驗
【明報專訊】電台節目《香港文學十三邀》的幾個主持人實際上有多重身分,既是年輕寫者,也是節目的持份者之一,包括文學獎幹事、詩社成員、雜誌作者等。今次來一個深度談,各主持透過自身參與不同文學團體的經驗,討論香港文學,從有關活動、投稿、教育到機制、資助等多方面生態。不同性質的團體,又如何發揮作用?
文學團體為何無以為繼?
各人先以自身經驗,分析過去部分曾參與的文學團體無以為繼的原因。筆者認為其中一點是團體成員在創作觀念或發展方向上的分歧導致距離的生成:「譬如寫一個作品,有人認為不論寫得如何,完成後便應繼續寫新的作品。量多而質變,只有寫得愈多,才能寫得更好,而且應該發表;但也有人認為寫作是緩慢深刻的,寫完一個作品,應更為細緻地反覆修改,直至凝煉出滿意的水準,但並不一定需示予他人。這種寫作期望和產量的落差,造成大家愈走愈遠。」
主持李昭駿則提出,要成立一個團體或組織,很多時候伴隨行政工作,不同成員或需負責相應崗位。然而,作為文學作者,有時候未必能意識行政的重要,或希望專心創作,亦因而造成步伐不一 —— 一些工作擔子或因而落到其他成員上。長此積累,則或使整個團體的參與感愈來愈弱,最終無以為繼。另一主持李顥謙補充,除此以外,團體獲得的資助額多少、眾人為生活奔波而可投放多少心血等,亦影響團體內部。
社會時局與香港文學關係
社會動盪,究竟對香港文學有多大衝擊?李昭駿先點出創作層面上,「在書寫中無法迴避有關事件,甚至,近一年在港發生的事,或已足夠寫者書寫一生」。而李顥謙則憂慮或會影響香港文學的生存空間。在可見的將來,寫作題材或立場,是否尚見容於本地發表平台或政治氛圍下?在寫作上,也會思考往後會否改以較抽離內向的方式書寫。
嘉賓賴展堂則回溯1950、60年代冷戰時期,相比大陸及台灣,香港反為較開放而文化流通。當時不少在兩地被視作「禁書」的出版書籍,在香港得以販售,並暗地運到兩地,成為一種另類的文化滋養。他說:「如今回看香港,則像一個逆轉的時代,彷彿一個輪迴。」
此外,他們亦談到如何拓展香港文學書籍的市場。筆者認為或可從銷售策略切入,如數年前曾出版詩集,特與香港畫家合作,為詩集分輯及選詩插畫,另製成明信片一套多張隨書附送。結果銷情竟意外不俗,相信是比起詩集本身,明信片作為「文創產品」更能吸引大眾購買,這是文學作品的,幸或不幸。
謹在此亦希望同學會喜歡多讀文學,在閱讀中思考自身。
■節目重溫:香港文學十三邀
香港電台「社區參與廣播服務」《香港文學十三邀》。節目由三名90後作者梁莉姿、李昭駿以及李顥謙主持,訪問來自本地不同工作範疇的文學組織,與聽眾分享從事文藝工作的苦樂軼事、探討寫作者與本地文學團體,如何在社區推廣文學,以及如何啟發大眾閱讀及創作。節目逢星期三晚上9時至10時在港台普通話台(AM 621/FM 100.9 跑馬地、銅鑼灣、灣仔、屯門北/FM 103.3 將軍澳、天水圍)播出,節目重溫請瀏覽cibs.rthk.hk。
文:梁莉姿
圖:蔡佳美、ISTOCK PHOTO
[語文同樂 第45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