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6.04
    星期四

加國大學參與大型研究 羥氯喹不能防新冠病毒

[2020.06.04] 發表
圖為「羥氯喹」藥物。(美聯社)

【明報專訊】一項加拿大研究人員有份參與的最新研究得出結論,抗瘧疾藥「羥氯喹」(hydroxychloroquine)不能有效阻止曾接觸新冠病毒的人士發病。有關研究結果周三在國際頂尖期刊《新英倫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發布。

臨牀試驗是由魁省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健康中心研究所的李醫生(Dr. Todd Lee)和麥克唐納醫生(Dr. Emily McDonald),跟緬尼托巴大學(University of Manitoba)和阿爾伯達大學(University of Alberta)的合作伙伴共同領導。

該項加拿大的研究跟美國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 of Minnesota)的博爾韋爾醫生(Dr. David Boulware)進行的一項大型研究相協調。這是首個雙盲、隨機、安慰劑對照的試驗,以完成評估「羥氯喹」對預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性。

參加者是從加拿大魁省、緬省和阿省以及美國各地招募。該項研究涉及821名成年人,多數是社區內壯健的年輕人,平均年齡為40歲,他們曾在家中或醫療機構跟新冠肺炎患者接觸,但全無病徵。在該批參與者中,有719人報稱,他們在沒有足夠個人防護設備下,曾跟確診患者緊密接觸,這意味着共處超過10分鐘,相距不足2米。

在接觸病毒的4天內,參與者通過郵遞收到安慰劑或「羥氯喹」,服用期為5天,從首天開始服用較高劑量。研究員和參與者均不知道正服用哪種藥物。在821名參與者中,有107人在14天的跟進期間,經檢測或出現相應病徵而確診。

在接受「羥氯喹」治療的參與者中,有49人發病或出現如發熱和咳嗽等症狀,而接受安慰劑的組別中則有58人,這從統計學上意味着,該藥物的有效性跟安慰劑相若。有兩名患者需要送院治療,每個組別各有一人,但沒有人染病死亡。

比起服用安慰劑的患者,接受「羥氯喹」治療的患者更常見由藥物引起的噁心和腹部不適等副作用。

全球各地繼續就「羥氯喹」進行研究,包括究竟它能否減低接觸病毒期間的感染風險,或它能否降低確診患者的住院風險。美國總統特朗普曾表示,儘管他接受檢測對新冠病毒呈陰性,但他繼續服用「羥氯喹」。

更多加國新聞三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9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