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點對點:中國GDP斷崖式下跌 首現負增長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國家統計局公布,2020年中國首季經濟增長按年倒退6.8%,差過市場預期的負6%,為1992年有紀錄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但多項指標在3月有回暖[象,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只跌1.1%,遠勝預期的6.2%跌幅,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9%,比2月底6.2%低。統計局預計第二季經濟會比首季好,如果全球疫情控制比較好,下半年應會比上半年更佳。
第二季初回暖 業界分析不看好
統計局發言人毛盛勇又指出,目前規模以上企業復工程度已經接近100%,中小企復工也在80%以上,就業形勢總體平穩。但下一階段,企業可能要面臨物流成本上升及訂單減少等困難。因當前外部情G更加複雜,國內需求總體來說比較疲弱。
日資投行野村認為,中國經濟要呈快速復蘇存在挑戰,包括工業生產面臨外圍需求減弱的挑戰,以及擔心新冠病毒疫情第二波風險上升;失業率壓力亦未完全紓緩。該行估計中國第二季GDP仍會錄得負增長,料跌0.5%。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則表示,短期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國內外供應鏈中斷導致供給恢復不達預期,而內外總需求不足,更可能令第二季GDP最多徘徊在零至較低增長之間。富達國際亞太區首席投資官Paras Anand分析,由於疫情在全球擴散打擊終端需求,內地出口表現短期料續受壓。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20年4月中發布《亞太地區經濟展望》報告,因新型冠狀病毒對於區域服務業及主要出口地構成前所未見的打擊,2020年亞洲經濟增長恐停滯,為60年來首見。由於出口疲軟,社交隔離措施導致國內經濟活動下降,IMF料2020年中國經濟增長1.2%,遠低於IMF在1月預測的6%。
——綜合《明報》報道
◆知識增益
中國外資工廠料減
新冠病毒疫情下,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有多個城市「封城」、停工,令高度全球化的產業鏈大受影響。有分析認為,是次疫情將令過去30年全球化的趨勢逆轉,以美國為首的外資工廠將逐步撤離中國,分散產業鏈的風險。
資本集團(Capital Group)投資總監安迪普登(Andy Budden)認為,環球企業正把部分供應鏈分散至全球其他地方,他相信這為有關企業帶來的機遇多於挑戰,「第一,這並非二元結果(Binary Outcome),美國、澳洲及日本企業不會把所有位於中國的製造業基地都關閉,很多工業保留在中國仍然非常合理,所以這不是全部搬走或全部留低的問題;第二,作為一批最優秀的跨國企業,在全球不同地方都設有生產基地很正常,這樣可提高表現及生產力,而且若生產基地鄰近消費者,更有利於為消費者度身訂造產品,帶來更好的業務機會」。
財新網引述東京財團政策研究所主席研究員柯隆指出,新冠肺炎給各個主要國家帶來的教訓可能是不要過度依靠中國經濟,但跨國企業難以忽視中國的優勢,輕率地將生產線遷到東南亞或其他地區,如其他國家難以提供充足的熟練工人、沒有完善的物流基建,而且中國正變成關鍵市場。
.中國GDP倒退(圖)
■模擬試題
◆資料回應題
(1) 根據資料,分析2020年中國經濟發展可能面對的兩項困難。
關鍵字:中國、經濟發展、困難
→ 困難一:出口需求下降
分析:經濟全球化下,中國製造的產品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地,有利國內的製造、貿易、物流等行業蓬勃發展。根據資料,多名專家分析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爆發,令各地終端需求下降,將打擊中國的出口表現。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指出,因新冠病毒對區域服務業及主要出口地構成前所未見的打擊,2020年中國等亞洲國家的經濟增長恐停滯
→ 困難二:失業率高企
分析:根據資料,2020年中國首季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9%,雖比2月底的6.2%低,但仍然高企,壓力亦未完全紓緩。失業令民眾收入減少,繼而減少消費開支,只購買基本生活必需品,故國內整體對於商品的需求會下降,製造、物流、零售等行業的盈利或大減。統計局發言人毛盛勇便指出,國內需求疲弱等因素或令企業面臨訂單減少等困難
◆延伸回應題
(2) 「國際分工對全球人民的生活素質(A)是利大於弊(B)。」你是否同意這說法?根據資料及就你所知作答。
↑(A)除了以社會、經濟、環保等角度,也可用成本效益、長短期等準則分析國際分工對生活素質的影響
↑(B)題目為比較題,答題須先列出比較準則,在同一標準下分析及比較國際分工的利弊,得出「利大於弊」或「弊大於利」的結論
同意:
•成本效益高
經濟全球化下,各國可因應各自的專長實行國際分工,提高成本效益。以蘋果iPhone為例,BBC中文網2020年4月報道,在生產、銷售等環節上,各個經濟體的比較優勢不同,故屏幕、攝錄鏡頭的供應商屬韓國和日本、在中國組裝、在美國上市、在全球各地銷售,產業鏈的各國及背後的資本都因此獲益。可見國際分工有助各國企業利用自身優勢盡量賺取最多的利潤,民眾也可享受因此帶來的經濟成果,如工資上升,提升經濟方面的生活素質
•推動工業化
從社會和經濟角度,國際分工可助發展中國家改革經濟產業,改善整體的貧窮情G。由於勞動密集的產業會到勞動成本相對較低的發展中國家設立工廠,如製造球鞋、成衣、電子產品等的跨國企業到中國、印尼、越南等地設廠,令很多發展中國家從農業國家先後成為新興工業國家,提供大量就業機會,有助低收入國家的國民脫貧
不同意:
•發展中國家難共享成果
發展中國家的環境保護法規普遍較寬鬆,在國際分工下,已發展國家通常把高污染但低附加值的生產工序遷到該等國家。非牟利組織全球化監察2018年6月撰文,表示跨國「速食時裝」品牌在發展中國家的工廠嚴重污染水源,勞工又面對剝削、童工等問題。中大社會學系的資料指出,全球化生產鏈的分工模式對跨國企業較有利,發展中國家大多只負責較低的工序,故邊際利潤和勞工工資也較低。可見產業鏈全球化不利發展中國家的民眾在環保和經濟方面的生活素質
•產品供應欠穩定
以供應鏈風險而言,在全球產業鏈下,部分產品的產能集中在個別國家,令其他國家難以掌握相關產品的供應,企業或民眾可能無法取得所需物資,危及社會穩定。BBC中文網2020年4月報道,在新冠病毒疫情下內地多個城市「封城」、停工,現代汽車在韓國的工廠便因內地供應商未能提供零部件而停產。旅美歷史學者黎蝸藤同月在《明報》撰文稱,因中國製造成本更低,故不少外國口罩生產商把生產線設於中國,令其產量佔全世界一半,疫情下不少國家認為把口罩等關鍵物資放在其他國家生產會嚴重影響國家安全,寧補貼廠商重返本國。產品供應欠穩定,令全球消費者未能購買所需物品,影響其物質上的生活素質
[通通識 第64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