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預約控人流 黃金周遊客減半
350億收入僅及去年1/3
【明報專訊】五一黃金周已過半,內地宣布假期前3天共接待遊客總人數近8500萬,旅遊收入約350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昨日(3日)接待遊客總人數升至3094萬,旅遊收入約124.3億元,顯示國內旅遊逐步升溫。各地景點實行預約購票、控制人流等措施,確保遊客安全,但亦令不少景區一票難求,同時亦令旅遊人潮縮水。
央視報道,國家文旅部發布信息顯示,五一假期首日,全國接待國內遊客總人數2319.7萬,國內旅遊收入約97.7億元;2日遊客達到3085.7萬,旅遊收入約128.6億元,3日遊客總人數上升至3094.4萬,旅遊收入約124.3億元。而去年五一假日期間,首4日境內旅遊總人數則為1.95億,旅遊收入1176.7億元。
兩日30萬人遊武漢 「最想旅遊地」
隨着疫情防控取得成效,武漢的旅遊也逐步恢復。武漢市政府官網消息,假期首兩日,共有約30萬人前往武漢旅遊。據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等機構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武漢成為網民最想去旅遊的城市,北京位列第二。而在省份排行榜上,疫情前未能躋身「最想去的省份」前十位的湖北省,疫情之後升至榜單第二位,僅次於北京。
作為中國疫情防控常態化首個長假,民眾出遊熱情高漲。但由於採取限流、預約等方式,多個景區一票難求。北京故宮五一假期的門票早在開售一刻已瞬間售罄,就連能俯瞰故宮全貌的景山公園門票也全部賣光。
長城也採取提前購票、分時入園措施,每日限流1.95萬人,不見了以往人頭攢動的景象。山東泰山遊客熱情不減,遊客在5月1日連夜排隊等候登山,進山入口擁擠不堪。有網民表示,「這已經是限制進入景區的人數了,如果不限制,現場人數可想而知。」
針對大規模人群聚集出現的風險,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上周六(2日)表示,假期第一天,部分景區出現擁擠但不佩戴口罩的現象,提醒遊客要做好自我防護。
西湖斷橋遊客比去年少七成
而在剛過去的清明假期,黃山景區因2萬人聚集、一天內連發5條限流和「勸離」公告。為應對五一假期,黃山風景區實行限量接待、提前預約等措施,開放時間提前1小時至清晨5時,景區日限制人流為最大接待量三成、即1.5萬人的限流規定,在五一長假首日,僅有3000多人前往遊覽;往年節假日因遊客眾多被稱為「人橋」的杭州西湖斷橋,假期首日僅迎來18.4萬人次,去年同期則為60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