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機救命 恐有後遺症 患者癒後或須長期倚賴
【明報專訊】不少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在病重時﹐都會被戴上呼吸機﹐全球卻甚少有針對新冠病人使用呼吸機後的研究報告﹐包括患者使用呼吸機後的存活率﹐又或目前有多少病人還在使用呼吸機﹔使用呼吸機後會引致的長遠後果﹐或者患者他日重新自行呼吸後的生活質素如何等。
聖米高醫院(St. Michael's Hospital)深切治療部的呼吸系統治療師Thomas Piraino表示﹐如在病情還未太嚴重時﹐幫病人插喉﹐使用呼吸機﹐可輕易幫助他們的肺部運作﹔但當肺部變硬﹐肺內的氣泡(air sacs)不能運作﹐呼吸機的作用可能不大。現在醫護人員通常是在病人陷入昏迷後﹐才開始讓該病人使用呼吸機﹐幫助病人呼吸。
他認為﹐目前已發表的研究報告﹐始終未能反映患者使用呼吸機的整體情況。醫護人員現時關注的是﹐何時才是為患者提供呼吸機的最佳時機。
溫哥華三角洲醫院急症室醫生居里(Michael Curry)表示﹐有報告指出﹐使用呼吸機的新冠肺炎病人的死亡率可達80%。
居里說﹕「對於一些瀕臨死亡的病人﹐呼吸機可拯救他們的生命﹐為病人爭取時間﹐打敗病毒。當他們停用呼吸機後﹐他們身體亦可以無恙。但有更大部分的病人使用呼吸機後﹐便再不能停止使用。」
居里表示﹐加拿大擁有的呼吸機裝備﹐是每10萬人有7至8部﹐原本並不短缺﹐但未來如政府不能盡快控制疫情﹐借鑑西班牙與意大利﹐當地對呼吸機的需求便因此急增。
聯邦政府已宣布﹐計劃訂購3萬部呼吸機。
居於安省Sarnia鎮的75歲Vicki Kap因呼吸困難而送院﹐但她入院後2日後﹐便要使用呼吸機。她在深切治療部留院一周後﹐終在3月29日不治。
她的女兒Jody Brouwer說﹐母親與父親同住﹐並一直由父親照顧﹐其父相信亦感染了新冠肺炎。
Brouwer相信﹐雙親是與於3月初曾到訪萄葡牙的友人外出飲咖啡時受感染。他們的朋友當時並沒有病徵﹐及後才病發。
Brouwer的母親在生前便已談及有關生死話題。其母表示﹐如她使用呼吸機超過4日﹐但病情仍未進展的話﹐就不想繼續使用機器。因為這代表她餘生都可能要倚賴呼吸機﹐意味着她永遠無法回家。
Brouwer的叔叔亦感染了病毒﹐甚至更比其母親早2天離世。嬸嬸Mieke Postma表示﹐當丈夫使用呼吸機後9日﹐家人便決定讓他拔除機器﹐原因是擔心他即使僥倖存活﹐其生活質素亦會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