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紀委「復工」:戰疫扶貧打腐
19日晚,中紀委發布公安部副部長孫力軍落馬消息;23日,中紀委國家監委專門印發通知,加強對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甘肅、寧夏、新疆等7個省區紀委監委2020年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工作的指導。這些動作,被外界視作中紀委全面「復工」。
防疫脫貧「兩手抓」
事實上,中紀委一直未「停工」。現存的52個貧困縣,全部位於上述7個省區。早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中紀委國家監委7個組已分赴7省區,調研督導疫情防控與脫貧攻堅「兩手抓」情况。
日前,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陝西考察,期間特別點名秦嶺違建,稱「是一個大教訓」。北京學者稱,官方對秦嶺違建整治的深層意義,是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頑症的一記重錘。習重提此事,具有現實針對性。
年初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公報提出,全力保障脫貧攻堅決戰決勝,集中整治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精準解決脫貧攻堅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加強監督。深入整治民生領域的「微腐敗」、放縱包庇黑惡勢力的「保護傘」、妨礙惠民政策落實的「絆腳石」,促進基層黨組織全面過硬。
嚴防藉扶貧「撈一把」
中紀委的通知也要求各級紀委監委,對各種基層微腐敗問題依規依紀依法作出恰當處理,甚至具體到縣紀委監委要繼續「盯住縣裏的權,盯住鄉裏的情,盯住村裏這個點」,做到資金、項目、微腐敗發生在哪裏監督就要跟進到哪裏,嚴防有人趁機「最後撈一把」。
治理大考思路延伸扶貧領域
內地反腐專家稱,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與腐敗相關的作風頑疾,關係到脫貧攻堅決戰的戰果,加之防疫因素,增加了全面脫貧任務的難度。
不過,專家認為,疫情下也暴露了一些基層官員的作風問題,中央將防疫中「治理大考」思路和做法在扶貧領域延伸,借力打力,或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關人士透露,中紀委加強整治扶貧領域腐敗治理工作,吸取了之前督導工作的經驗教訓,不讓督導督戰成為又一種形式主義,做了許多細節調整。
一周前,中辦印發《關於持續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作風保證的通知》,已提出從以明查為主向明查暗訪相結合轉變,從一味挑毛病、隨意發號施令向既發現問題又幫助解決問題轉變。
觀察人士指出,近期相關動態顯示,儘管受到疫情干擾,中央今年既定工作都在有序推進。扶貧領域反腐整風是中紀委今年的年度重點工作,也是決戰扶貧攻堅的重要監督工作,具有指標意義,接下來各地紀委監委的動態值得觀察。
文:鍾鳴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