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局引入港產納米口罩 擬取代N95 達歐盟標準 更貼合本地醫護面型
【明報專訊】疫情下全球醫療保護裝備供應緊張,特別是N95呼吸器,各地爭相採購。本港醫院管理局一直蒐羅合規格的替代品,最近引入本地製造的納米纖維呼吸器。醫管局表示,該款呼吸器符合歐盟FFP2級別標準,現正安排醫護同事做面型配合測試,初步效果理想。局方估計日後每月可獲供應數十萬個呼吸器,盼未來長遠使用。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感染及應急事務)莊慧敏昨接受訪問稱,截至昨日N95呼吸器的庫存量為230萬個,較上周少10萬個,估計足夠兩個多月使用。她說,疫情下N95呼吸器供應緊張,醫管局要開源節流,現時於全球直接採購以增加庫存量,而同事亦要用得其所。
她說,現時醫管局主要常用的N95呼吸器有3款,包括型號1860、1860S及1870+,當中以1860S這款細碼呼吸器使用量最多。
她說,為增加裝備選項,醫管局引入一款由創新及科技局轄下創科署研發、由本地生產商製造的納米纖維呼吸器。她說,該款呼吸器符合歐盟FFP2級別標準,可過濾0.3微米以上氯化鈉氣溶膠(氣霧)顆粒98%或以上。
160人做面型測試 九成通過
莊慧敏稱,至今已安排逾160名同事接受面型配合測試,約九成人通過,較以往常用的3款呼吸器僅六成至七成人通過的比率高,初步效果理想。她說,本周會分發約3000個呼吸器予聯網醫護測試,本月底至下月初會再收到約4萬個供測試,優先安排隔離病房、急症室及會做霧化程序的同事接受測試。
料每月至少可供應數十萬個
她說,未來供應給醫管局的貨量視乎生產商的原料是否充足,估計每月至少可供應數十萬個,期望長遠使用。
另外,她說醫管局亦考慮使用俗稱「豬嘴」的全面型可重用呼吸器,濾芯可防病毒但不防水,故使用時要額外戴面罩。
她說醫管局現有數百個全面型「豬嘴」,正研究有關的消毒和物流程序,暫未作臨牀應用。
公醫協會:佩戴更舒適
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馬仲儀表示,她已接受並通過納米呼吸器的面型配合測試,認為佩戴舒適。她說,以往常用的1860S呼吸器內層有毛裡,有時會導致皮膚敏感。她稱不太擔心新呼吸器的過濾效能。
註冊護士梁嘉芙表示,該款納米呼吸器較輕身,不會侷促,且更貼面,佩戴方法亦較N95簡單。
明報記者
(抗疫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