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兩月重開 離時決斷,歸時躊躇
【明報專訊】武漢直擊 - 系列序:明報記者去年底赴武漢追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事隔3個月,再率先回到這個最早爆發疫症的地方,在交通未完全恢復下,游走政府、醫院、社區、墓園和街市等,探訪醫護、病患或是禁足在家的居民,今起推出系列報道,直擊封城下的城市狀態。
最早爆發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災區湖北武漢,周三(4月8日)正式解封,結束長達76日的對外交通管控。對很多趕在1月23日封城「死線」前離開武漢的民眾而言,武漢留給他們在庚子年春節前最後的記憶,是看不見、摸不着,卻又無處不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危險,要窮盡一切辦法或工具尋找離開的途徑。對他們而言,離開武漢意味着希望和生存。如今的武漢已沒有兩個多月前的慌亂和緊張,愈來愈多離開的人,開始選擇返回繼續工作與生活。不過,仍有市民希望再觀望,「我想再等等,等到天氣暖了,安全一些再回去」。
500萬人之一:仍能感覺當時逃亡緊張
離開武漢500萬人中的一員,回到河北家鄉的武娟(化名)回想起1月23日的經歷,至今仍能感覺當時「逃亡」的緊張。「那種緊張好像一不小心,心就會從嗓子眼裏蹦出來一樣」。在離開武漢的前一夜,武娟說因為擔心睡過頭耽誤了搭高鐵,她在1月22日晚早早就睡了,但半夜起身時,偶然看一下手機,一條武漢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發布的第一號通告,令她即時沒了睡意。
第一號通告文字不長:
為全力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效切斷病毒傳播途徑,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現將有關事項通告如下:自2020年1月23日10時起,全市城市公交、地鐵、輪渡、長途客運暫停運營;無特殊原因,市民不要離開武漢,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暫時關閉。恢復時間另行通告。
火車上仍憂變數 車動落淚
武娟馬上抓起銀包,拿出火車票,反覆確定上面的開車時間是在早上8時才長長舒了一口氣,但是這夜她再無心睡去,而是檢查行李和整理其他物件,天一亮就早早拉着行李箱趕去火車站。
「當時大家的心裏都很亂,就像電視裏逃難的那種感覺。」下了地鐵,武娟沒有在車站廣場逗留,她努力擠過人群,向檢票員出示手中車票後,得以上車落座。「但所有在車上的人心裏都在嘀咕(猜疑),生怕車突然就不開了,然後讓大家都下車。」緊張的武娟和鄰座一個返鄉的大學生透過車窗看着月台上愈來愈少的人,心也一直懸着,直到車動了的一刻,武娟說懸着的心才落下。她有點忍不住眼淚,拿起手機給男友發一段視像通話,電話接通的一瞬間,她對着男友笑了笑,然後將鏡頭對着漸行漸遠的站台,持續了很久……
決定回武漢上班 內蒙人:疫情受控
孟先生是在武漢封城之前回到家鄉內蒙古,由於他是擁有武漢旅行生活史的返鄉人,所以要接受當地政府安排的隔離觀察期,和解除隔離觀察期所必須的核酸檢測及肺部CT檢查。日前,他決定重返武漢上班,但此次上班歷程也頗費周折。他在武漢任職的公司先為他發出一份上班證明,郵寄給孟先生後,再交內蒙古當地的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出准許上班的證明,才能買到赴武漢的車票,「前前後後也好幾天吧」。孟先生認為,現在武漢疫情已基本受控,沒什麼好擔心的。
如今的武漢已非70多天前的樣子,街道上也逐漸有了行人。該市的漢口和武昌火車站,每日都有大量攜帶行李的市民返回這座熟悉的城市,有時甚至會擠爆一節車廂。不同的是,所有的人都戴着口罩,行色匆匆。間或遇到兩個人交談,也保持一定距離。對於何時返回武漢,武娟仍未下定決心,「我想再等等,等到天氣暖了,安全一些再回去」。
明報記者 鄭海龍
(抗疫新階段)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