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嗅覺味覺返港者確診 兩日11宗 專家稱或病毒攻鼻腔 許樹昌:港醫院未見 料被誇大
【明報專訊】本港近兩日最少11名歐美返港的新型冠狀病毒確診者報稱失去嗅覺或味覺,除衛生防護中心公布的10宗個案,另一人向本報稱,一周前在英國發現嗅覺突消失,情况持續至今,但回港填健康申報表時沒此病徵選項,其後交回深喉唾液樣本檢測方確診(見另稿)。有本港專家稱,多國亦有相類個案,部分人反映是病發最初期病徵,可能反映新病毒會攻擊嗅覺細胞和味覺神經;但部分流感患者同樣會短暫嗅覺、味覺減退。另有專家指出本港多間醫院均未發現相關情况,此症狀被嚴重誇大。有私家醫生稱或因應最新資料轉介報稱失去嗅覺、味覺並有接觸史的病人檢測病毒。
本港過去兩日急增過百宗確診中,最少11名歐美返港者報稱失去嗅覺或味覺,介乎15至47歲,分別由英國、荷蘭和美國回港。昨午公布的6宗個案中,有5人報稱失去味覺及嗅覺,1人只失去嗅覺;4人只有嗅覺、味覺相關病徵,另2人伴隨喉嚨痛、呼吸困難、流鼻水、頭痛。
張竹君:呈報準則維持不變
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昨稱,有醫學報告稱有患者失去味覺和嗅覺,但本港未統計有此類病徵確診者比例,本港部分患者指失去味覺和嗅覺僅數天,至於是否受病毒或其他因素影響,有待科學家研究清楚,本港呈報準則維持用發燒和上呼吸道徵狀,因這些是新型病毒主要病徵。
報告稱多國有患者只失嗅覺無病徵
英國耳鼻喉科學會早前發公開信稱,愈來愈多報告指有確診者喪失嗅覺且無其他病徵,包括韓國、中國和意大利,更舉例指韓國30%病徵輕微者報稱喪失嗅覺為其主要病徵。中文大學醫學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主任唐志輝知悉,英國有兩名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耳鼻喉科醫生發現自己失去味覺,當地醫生再回顧其他確診者是否有相同徵狀,發現部分病人反映於病發初期、未有其他病徵時曾感失去嗅覺、味覺。
學者:流感亦失嗅 倡醫生暫多留意
唐志輝說,感染各種病毒後喪失嗅覺不罕見,部分流感病人嗅覺也會減退數星期,亦有愛滋病人長時間喪失嗅覺。至於今次新型冠狀病毒,唐估計病毒可能會攻擊鼻黏膜、嗅覺細胞和味覺神經;但失去味覺及嗅覺是否確認是新型冠狀病毒病徵,他認為仍待分析研究,但前線醫生這段時間可特別留意病人會否有相關問題。
唐志輝說,噴鼻類固醇(steroid)最常用於減輕鼻炎助恢復嗅覺,但同時可能抑制身體免疫系統,加快病毒複製;若有病人求醫聲稱嗅覺減退,且懷疑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患者,不應向他們處方類固醇。唐稱確診者首要接受抗病毒治療,相信病毒減退後病徵隨之消退,除非康復後仍有相關問題則可再跟進。
許:外國多花粉 或加劇感覺
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指出,很多照料確診者的本地醫院均未接獲類似報告,相信患者出現嗅覺、味覺喪失的情况「被嚴重誇大」。他稱一般傷風感冒、過敏性鼻炎都可能短暫嗅覺減退,「沒什麼大不了」。上述個案均由歐美回港,許樹昌稱外國較多花粉,如患者本身有嚴重鼻敏感加上感染,或令他們感到嗅覺喪失更明顯。
私醫:或轉介類似病人測毒
家庭醫生林永和近期開始詢問病人會否有相關病徵,他稱若有病人失去嗅覺或味覺並曾與外國回港者接觸,或會建議病人檢測病毒,又會提醒他們與家人保持距離。
另外,許樹昌所屬醫院目前有6名確診者參加伊波拉藥瑞德西韋的臨牀測試,他透露6人很快退燒,對藥物反應良好,目前情况穩定。
明報記者
(抗疫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