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食堂:脆皮西多士
【明報專訊】有人問我,香港的西多士何時開始有花生醬做餡,我回答不了。雖然我專門研究飲食文化,但很多問題仍然是無從稽考,例如點心為何叫點心?「狗仔粉」是不是來自「救濟粉」(近日倒是有點頭緒)?飲食文化源遠流長,要從中找一沙一石,談何容易呀!
食肆要一直經營其實也不簡單,我身處的這家茶餐廳,在屯門藍地已有四十多年歷史,養活了三代人。下午茶時間加上不太餓的話,我從來都注意食量,不吃太多,只隨便的點點「輕食」,一杯「茶走」(用煉奶製作的奶茶)加「西多」就差不多了。
點「茶走」是因為想嘗嘗煉奶那種叫人愉快的甜,而這堛滿u西多」是秘製的,用了「吉列」的方法來炸,是名副其實的脆皮,餐刀切下去,拉鋸幾下,就會發出清脆的聲音。老闆製作時加了一種食材,令味道更香,雖然老闆言談間無意中透露了,但我是絕對不會和大家分享的。
老闆前陣子說可能要結業,因為體力漸漸不支,我不時也「跪求」他想想辦法,期望老店可以經營下去。現在老闆的兒子願意回來接捧,茶餐廳總算保留下來,我連番恭喜老闆,替他高興(仍然有「脆皮西多」食,也替自己高興)。
老闆親手}「茶走」端來,味道是一貫高水準(兒子}的明顯不同,經驗就是經驗),再看了看他撈勻一大盤沙律。老闆舀了一碟沙律給我(可能見我望了幾次,以為我吃不飽),坐在旁邊的卡位和我閒聊。
我問,他兒子今天不在店嗎?
老闆說,他放假和家人逛街去了,平日工作太辛苦。
我問,兒子回來幫忙應該好點吧?
老闆說,也很難經營,因為請不到人幫手,兒子捱不了也得結業。
我們聊了一會,老闆就回到廚房準備撈咖啡粉。我吃茖F律想,原來「西多」也有一個期限(如果要在這份「脆皮西多」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係一萬年)。
■知多
我們常說的「西多」是簡稱,香港最早的譯名應是「法蘭西多士」,意思直譯自French toast(法國人稱為Pain perdu,據說1871年才首次出現「French toast」一詞),後來縮寫成「西多士」,口語更常說成雙音節的「西多」。傳統的「法蘭西多士」是以麵包沾上蛋漿,用牛油將兩面煎成金黃,添加糖漿或水果為佐料。香港茶餐廳將「西多」轉化,將香煎改成油炸,加快烹調速度,切合香港的急速生活。
■作者簡介
蕭欣浩
「蕭博士文化工作室」創辦人、大學講師、作家,曾任法國餐廳廚師。專研語言文字、飲食文學及文化,常任電視節目《學是學非》、《粵講粵降迭n學者嘉賓,著有《解構滋味:香港飲食文學與文化研究論集》。
文:蕭欣浩
圖:蘇智鑫
[語文同樂 第39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