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真是香港大限?
國際輿論現在似乎比北京和香港更加急於為香港的亂局找到可能的結局,於是「如何收場」成了不少海外傳媒的常用標題。不過,似乎眾多專家學者都找不到一個讓衝突雙方皆有下台階的兩全其美方法,既然所有人都不相信示威者會達到所有目的,結局自然就只剩下北京會幾時出手介入。在這方面,絕大多數外國人都傾向將時間點定在10月1日以前,因為今年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北京將有大規模慶典。
京目前對港「動口不動手」
70周年大慶,的確是中共今年的頭等大事,早在去年各方就開始造勢籌備,安保更是如臨大敵,提前洗太平地,2019年因此成為中國政治的敏感年,而以中國領導重面子的特性,當然希望香港的事情能在大慶典前平息。
不過,自從習近平上台以來,手法有些改變,並不如以往那麼重視外界的看法。例如,2014年的佔領運動9月爆發時,外界先是猜測中央會授意港府在10月中左右清場,理由是10月下旬北京要開十八屆四中全會,後來又估計會在11月上旬北京舉辦APEC峰會之前清場,結果都沒有發生。所以說,今年10月1日也未必是香港「止暴制亂」的大限。
北京目前對香港的策略還是「動口不動手」,即文攻武嚇,把狠話說在前頭,但行動上仍支持特首和警隊處理,深圳的警察演練也好,軍車集結也好,都屬於武嚇的範疇,並未打算殺過羅湖橋來。
一方面因為深圳座談會上,500名香港各界人士向中央表示香港能夠自行處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事情並未發展到需要中央出手的程度。
港騷亂對京非全是壞事
目前的香港騷亂,對北京來說並非全是壞事,一來可向內地民眾展示民主社會亂局、顏色革命危害,刺激民族主義情緒,繼華為事件之後,再度凝聚人心,從內地的自由派知識分子在這場香港風暴中一直緘默,可見目的部分達到;二來成為軍警圍觀標本,研究現代城市治安戰的新特點,從港警的失誤汲取教訓,甚至為未來統一台灣作為參考;其三香港經濟民生的糜爛,只要不影響到內地經濟,更有利於今後中央收拾殘局。
因此,決定中央出手介入香港平亂的,當然是香港本身事態的發展,但更重要的是國際因素的變化。
近期雖然美國和歐盟的議員多番發聲支持香港示威者,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切萊特也呼籲港府對警察使用催淚彈展開調查,但外國政府的表態不算激烈。
尤其是美國,除了因駐港外交官行為及其家人資料被親中媒體泄漏與中方有齟齬外,近期對香港的表態相對克制,昨天還突然宣布暫緩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究竟發生何事暫未得知。
什麼時候香港事態未見降溫、而國際上因香港事態與北京矛盾升溫之時,才是中央痛下決心介入香港之日,這是絕大多數人不想見到的,但不等於沒有少數人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