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屆校園記者﹕校記訪牛仔服文化展 洗水獨一無二 牛仔服藏故事
【明報專訊】昔日牛仔布只用於航海的帆布及工人服,如今已是很多人不可或缺的潮流服飾。香港知專設計學院(HKDI)時裝資料館於1月底至9月舉辦「DDDenim牛仔服的生活及文化」展覽,展出經典牛仔服飾、名人牛仔服收藏品、本地藝術家創作的牛仔布藝術品等約90件展品。HKDI時裝資料館主任何浩德、時裝及形象設計學系高級講師劉綺珺(Joanne)皆表示,展覽目的是令大家了解牛仔服的文化及探索其特色——歷久不衰、愈穿愈有味道。
文:黃姬華、馬芷騫;傳媒teen使 陳倩瑜
圖:許婉焮、傳媒teen使 陳倩瑜
文字整理:許婉焮【文章經編輯刪節】
展覽第一部分概述牛仔服的發展歷史,Joanne表示,牛仔布在500多年前是航海用的帆布,後來因為其堅韌耐磨的材質而被做成礦工服裝。何浩德補充說:「直至經典品牌Levi's的創辦人用牛仔布做出第一條牛仔褲,才把牛仔服飾發揚光大。」牛仔服多年來歷久不衰,何浩德認為其中一個原因是牛仔服飾耐穿得與主人長年相伴,兩者產生感情和故事。「每件牛仔服都蘊含耐人尋味的故事,也經得起時間洗禮。」其他布料穿久了便泛黃和殘舊,只得棄置。
時尚簡約易配搭 可塑性多元
何浩德對藝人鄭伊健的牛仔褲故事尤其深刻,「鄭伊健1990年代開演唱會時,最初不願穿牛仔褲表演,覺得難登大雅之堂。結果一條剪裁出眾的牛仔褲徹底改變了其觀念,最後他穿著牛仔褲上台表演」,這條牛仔褲便是今次展覽展品之一。Joanne補充牛仔服持續流行的另一原因:「牛仔服極容易配搭,無論是配球鞋或高跟鞋都很時尚、簡約。其多元可塑性也刺激設計師的靈感,添加不同的時尚元素如中國風、女性化元素等都不顯得突兀。」
「速食時裝」興起 機器洗水缺連繫
雖然牛仔服飾一直深受歡迎,但何浩德和Joanne均認為它與人們的連繫已大不如前,主因是「速食時裝」的興起。何浩德指出,牛仔服最特別之處,是會隨主人的身形於不同部位褪色,做出獨一無二的洗水效果。至於速食時裝,業界大量生產服裝及用機器做出洗水效果,主人與牛仔服缺乏聯繫,「洗水(效果)應代表荍A與一件牛仔服的故事,但速食時裝有如造假,消費者只為潮流『興』而購買(服飾)」。
為推廣牛仔服文化、培養大眾重新欣賞牛仔服裝,何浩德和Joanne於今年籌辦一系列相關活動。他們1月在中環PMQ元創方和深水儹|辦「香港牛仔節」,從當中的問卷調查發現,喜歡牛仔服的不限於從事時裝相關工作的人,而是不同背景的市民,二人遂決定籌辦是次校內展覽作為牛仔節的延續,並涵蓋更多牛仔服的文化知識。
展覽籌備多時,Joanne認為最困難是控制時間,「因為展覽牽涉許多單位,需要花很多時間向製造商和明星借衣服作為展品」。雖然籌辦過程艱巨,但當看到場館佈滿他們一手一腳找來的展品,展覽從零變成完整,何浩德打趣地說:「我們有個傳統,待場地完全設置好後會調暗光線,再亮燈,這是最令人興奮的『亮燈儀式』,因為我終於可以收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