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車少收費高 Uber拒競投專營的士 批政府未充分採納民意 對症下藥
【明報專訊】政府計劃引入600輛專營的士,立法會審議相關草案的法案委員會今日首次開會。網約車平台Uber接受本報專訪時首次表明,不會申請專營權,認為專營的士數目太少、收費太貴,未能回應市民訴求,又批評政府未充分採納民意,Uber曾過百次邀請政府會面不果。運輸及房屋局表示,政府有回覆Uber的意見,但由於懷疑非法載客取酬的司法程序仍在進行,不適宜會面。
百邀政府會面不果
另一邊廂,經營網約的士應用程式的本地公司「HKTaxi」表示,有意競投專營權,預計投資額達1億元(見另稿)。
政府計劃引入3個專營的士專營權、共600輛專營的士,Uber北亞區公共政策總監Emilie Potvin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Uber不會申請專營權。她解釋,雖然Uber認同政府引入競爭,但只引入600輛專營的士未能滿足乘客需求,且專營的士起標價36元,並非所有乘客都負擔到,推出專營的士並非對症下藥,「如果政府多點聽乘客訴求,就會知道600輛專營的士並非他們所需」。
促擱置計劃 「的士Uber少有一樣觀點」
運房局提交立法會的文件稱,若專營的士未能發揮作用,當局會再考慮應否研究引入網約車服務,Emilie質疑,這顯示政府本身對專營的士政策沒有信心,且業界也不認同政策方向,促請政府擱置專營的士計劃,「的士和Uber很少會有一樣的觀點,但今次無論是的士業界還是Uber,都反對專營的士計劃」。
擬推出的專營的士車隊要求較Uber更高,例如專營的士車齡要在5年以下,而Uber的要求則為15年以下。Emilie又說,專營的士起標價較Uber基本收費貴,相信即使政府成功推出專營的士,Uber仍有競爭力。她續稱,政府對專營的士的要求中,不少條件Uber都符合,例如有手機召喚程式、接受電子支付、有24小時投訴熱線等,促請政府推出新機制,將汽車共乘納入規管(見另稿)。
運房局:仍在司法程序 不宜見
運房局回覆,專營的士方案經廣泛諮詢,政府會透過法案委員會清晰解釋相關立法建議。發言人稱,局方曾收過Uber數次函件,每次均有書面回應Uber的意見,亦有向Uber解釋,因關於懷疑非法載客取酬案件的司法程序仍在進行,局方現階段並不適宜與Uber會面。
明報記者 畢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