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化談:皇帝退休
【明報專訊】日本第125代天皇明仁於4月30日退位,宣告平成時代告終,他也是日本近200年來首個生前退位、打破天皇終身制的日本天皇。在200多年前的中國,也有皇帝選擇在「生前退位」,他就是乾隆皇帝。
■古文節錄
「詔曰:朕寅紹丕基,撫綏方夏,踐阼之初,即焚香默禱上天,若蒙眷佑,俾得在位六十年,即當傳位嗣子,不敢上同皇祖紀元六十一載之數,其時亦未計及壽登八旬有六也。」
—《國朝宮史續編.卷七》(節錄)
■文化點
《國朝宮史續編》由清朝大學士慶桂編纂,仿照乾隆朝所編的《國朝宮史》,記錄了乾隆二十六年(1761)以後至嘉慶初年清朝宮廷的訓諭、典禮、宮殿、經費及官制等。古文節錄部分為乾隆皇帝的詔書,他稱自己在繼位之初,已向上天承諾,如能在位60年,必定會傳位予子嗣,免得在位時間長於祖父康熙皇帝的61年,以表尊敬。
乾隆遵守承諾,於乾隆六十年傳位給嘉慶皇帝,自己則為太上皇。不過乾隆並沒過着一般老人悠閒的退休生活,反而以太上皇身分「訓政」,手握國家統治權。直至4年後乾隆逝世,嘉慶才真正掌權。
■做一做
◆1 根據文中語意,試解釋句字中的詞。
(A)踐阼之初
阼:_________
(B)關壽登八旬有六也
旬:_________
◆2 根據古文節錄的內容,為以下陳述作適當的判斷:
「乾隆皇帝(即文中的朕)最終活到86歲。」
(A)正確
(B)錯誤
(C)部分正確
(D)無從判斷
◆3 以下哪項為乾隆皇帝給自己的封號?
(A)醉翁
(B)六一居士
(C)十全老人
(D)老頭子
(參考答案見另文)
■時事例子
日本第125代天皇明仁2016年曾表明有意「生前退位」,稱自己年事已高,擔心「難以像現在那樣,全身心地完成象徵天皇的公務」。經過多番討論,日本國會參議院於2017年通過日皇明仁的退位特別法案,他也正式於2019年4月30日退位,新日皇德仁則於翌日(5月1日)即位,年號由「平成」改為「令和」。(圖b)
■知多點
溥儀是清朝另一名在「生前退位」的皇帝,1911年爆發的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溥儀退位,結束清朝的統治。1917年滿清舊臣張勳、康有為等發動政變,宣布大清帝國復辟,溥儀再次登基,但遭到軍閥段祺瑞討伐,溥儀復僻12天便第2次退位。其後日本侵華,於遼寧、吉林等地成立滿州國,並在1934年擁立溥儀為傀儡皇帝;11年後(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滿洲國滅亡,「中國最後一位皇帝」溥儀第3次退位。
文:韓祺疇
圖:法新社
[語文同樂 第38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