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淨魚翅私人法案二讀 入口商料供應減會加價
【明報專訊】聯邦新民主黨國會議員唐納利(Fin Donnelly)年初提出私人法案﹐禁止加拿大進、出口淨魚翅(即不連魚身)﹐法案昨午繼續二讀程序﹐有組織正積極推動﹐希望法案能趕在今年大選前三讀通過。如法案通過﹐淨魚翅雖不能進、出口加拿大﹐但全條鯊魚則除外。
本地魚翅入口商譚先生表示﹐其實本地非華人社區(如印度、南美、菲律賓)對鯊魚肉的需求頗大。上述法案即使變成法例﹐入口商仍可買入全條鯊魚﹐將魚身與魚鰭(做翅的部位)分割後﹐魚鰭留作己用﹐魚身則轉售本地其他市場﹐亦無不可。
但問題是﹐本地並非所有魚翅入口商都有門路出售鯊魚身。換言之﹐法案一旦通過﹐本地華人社區雖未致於無翅可食﹐但供應量肯定會減少﹐魚翅價格可能因此而被推高。
對於過去一直有年輕一代推崇無翅飲食﹔但譚則覺得﹐魚翅的需求並沒有減少。
魚鰭(翅)在整條鯊魚約佔5%﹐如法案獲通過﹐日後要全條鯊魚入口﹐會否令成本上漲。譚對此並不擔心﹐認為鯊魚肉本地亦有市場﹐可同樣賣錢。
名為禁止魚翅入口及出口(Ban on Shark Fin Importation and Exportation Act)的私人法案﹐昨午繼續二讀。
加拿大國際人道組織副總監伯納德(Michael Bernard)稱﹐二讀通過後﹐法案會交由國會的海洋及漁業常務委員會(Fisheries and Oceans standing committee)審議。
人道組織目前正積極推動國會議員加快審議法案﹐希望能趕在國會夏季休會期前﹐為法案進行三讀。否則﹐如議案未能趕及在大選前進行三讀﹐當下屆新政府上場時﹐一切便要推倒重來。
相類似的法案早在2013年亦曾在國會提出﹐當時由聯邦保守黨執政﹐法案雖獲新民主黨及自由黨議員支持﹐但最後仍僅以5票之差﹐未能通過。如今在聯邦自由黨大多數政府統治下﹐外界估計﹐法案被通過的機會很大。伯納德亦表示﹐國會議員對法案的反應亦相當正面。
資料顯示﹐全球死於魚翅買賣的鯊魚達7,300萬條。鯊魚被捕獲後﹐被人割下魚鰭後﹐魚身就被丟入大海。今次的法案就是希望減少類似情況。
禁翅風波斷續擾攘近10年﹐自2011年至今﹐有國會議員至少5次提出類似法案。同年﹐大多倫多地區多個市政府便通過禁翅的附例﹐但由華裔商人組成的維權公義聯盟將事件告上法庭﹐最後法院推翻有關附例。但伯納德稱﹐今次提交國會的法案幾經修訂﹐且內容亦與當年市府附例不同。
他又強調﹐該法案絕非針對華人的飲食文化﹐而是減少鯊魚的屠殺。他指出﹐鯊魚被捕獵數目不斷增加﹐已威脅海洋的生態平衡﹐保護環境﹐人人有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