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分鐘﹕阿桑奇被捕 威脅新聞自由?
【明報專訊】維基解密(WikiLeaks)創辦人、47歲的阿桑奇(Julian Assange)在駐英國倫敦的厄瓜多爾大使館匿藏7年後,於2019年4月11日被捕,美國尋求引渡他回國受審,引起國際對新聞自由的關注。根據維基解密網站,該組織專門分析和發布涉及戰爭、間諜和貪腐的機密數據。截至2015年11月,維基解密已發表超過1000萬份文件及相關分析。阿桑奇若於美國受審及被定罪,將面臨怎樣的刑罰?事件又與新聞自由有何關係?
◆阿桑奇事件爭議時序
2006年
阿桑奇創立維基解密,網站載有不少政治敏感機密文件
2010年
瑞典當局控告阿桑奇強姦兩名女子,另涉性侵犯、非法脅迫罪行。阿桑奇否認控罪,瑞典檢察部門發出拘捕令。同年維基解密發表美軍在阿富汗戰爭約9萬份及伊拉克戰爭近40萬份機密文件,內容包括濫殺平民等,美國大受抨擊
2010年12月
阿桑奇於英國自首及被捕,但否認性侵指控,後獲准保釋又再被監禁,展開拒絕引渡到瑞典的官司
2012年5月
英國最高法院裁定引渡阿桑奇往瑞典
2012年6月
保釋期間,阿桑奇進入英國倫敦的厄瓜多爾大使館尋求政治庇護,8月獲庇護,其後7年一直匿藏在該大使館
2015年8月
因法律時效已過,瑞典撤銷阿桑奇性侵犯、非法脅迫的控罪調查
2016年
維基解密公開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陣營的2萬封電郵
2017年5月
因法律時效已過,瑞典撤銷阿桑奇強姦的控罪調查
2018年11月
美國多家傳媒報道,有法庭文件意外披露美國司法部已秘密準備阿桑奇的起訴書,他可能被控間諜罪
2019年4月11日
厄瓜多爾取消政治庇護,英國警方隨即應美國當局提出引渡要求而拘捕阿桑奇
2019年4月14日
阿桑奇父親希普頓(John Shipton)促請澳洲政府引渡是澳洲公民的阿桑奇回國
2019年4月16日
美國廣播公司稱美國副司法部長羅森斯坦曾口頭承諾不會判阿桑奇死刑。在美國,叛國和間諜罪可判死刑◆
起訴被指開危險先例
根據《紐約時報》報道,2010年美國司法部計劃對維基解密展開調查,但當時奧巴馬政府最後放棄想法,因為倡導新聞自由者指出,起訴維基解密將會開危險先例——許多主流新聞機構也經常發布機密信息。
批逮捕是「政治逼害」
如今英國逮捕阿桑奇,他和代理律師都稱是「政治逼害」和「對全球新聞自由的威脅和恐嚇」。他們提出,一旦阿桑奇最終被引渡至美國受審,將對新聞工作者立下影響極壞的先例。《衛報》國防及安全特派員麥卡斯基爾(Ewen MacAskill)更在Twitter質疑,當年有份刊登伊拉克及美國國務院外交電文的記者及出版人都可能被捕。
根據美國司法部2019年4月11日公開的起訴書,阿桑奇涉嫌於2010年與美軍前情報分析員曼寧(Bradley Manning,後來變性及改名為Chelsea)合謀破解一台連接美國政府機密網絡的電腦密碼,取得機密文件並於維基解密上發布。現在阿桑奇被控合謀入侵政府電腦,面臨最高5年監禁。至於向維基解密提供情報的曼寧,2013年被美國政府以泄密和通敵等罪判處入獄35年。
英國和美國2003年的引渡協議排除了「政治罪行」,該字眼無明確定義,但一般涵蓋叛國、諜報或煽動叛亂等罪名。分析指出,阿桑奇勢尋求將罪名跟政治檢控掛u,從而避免引渡。
斯諾登:新聞自由的黑暗時刻
對於阿桑奇被捕,同樣曾發布美國政府機密文件、涉嫌危害國家安全而被通緝的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前僱員斯諾登(Edward Snowden)於Twitter上慨嘆是「新聞自由的黑暗時刻」。2013年,斯諾登向英國《衛報》和美國《華盛頓郵報》披露美國國家安全局自2007年實施的網絡監控計劃——「稜鏡計劃」。「稜鏡計劃」監聽世界各地的網絡活動,對象包括外國元首,觸發美國連串外交危機。
文:林紫均
[通通識 第58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