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2.24
    星期日

感大學生「為社會做事」意識不及當年

[2019.02.24] 發表

【明報專訊】「大學時期,我太忙於關心社會。」這是林漢明對自己大學時期的簡述。由「基層」變「天之驕子」,他就像蜘蛛俠,深覺「能力愈大、責任愈大」,曾探訪艇戶、性工作者等,關心低下階層的困境。兜了一圈,他回到大學任教,見大學生光環褪色,貢獻社會的意志亦淡了。

曾探訪艇戶性工作者

1981年,林漢明入讀中大生物系,參加學生組織探討文學與生活的關係,又討論如何回應中英談判,同時四出了解不同階層,探訪過艇戶,亦曾到彌敦道食肆找性工作者。他記得當時與兩名女同學見到疑似性工作者,便尾隨她們,卻被對方質問,於是拿出中大學生證,對方即答應訪談,一談就是兩小時。

「當時發現原來學生證很有用。她們(性工作者)想上大學卻沒機會,羨慕我們這些大學生。」那一席話,讓他知道性工作者眼中的西裝客猶如禽獸,更發現很多聰明人因環境所限,有志難伸,社會上有不同的弱勢以不同形式出現,普遍大學生自覺享「特權」,就應多認識社會,回饋社會。

對比現今的大學生,他身為教授,又是宿舍舍監,自有一番觀察。他多次強調不想批評學生、尊重「宿生自治」,只願舉兩個例子:朝早8時半的課,以往學生來不及上課,深明是自己責任,現今學生反怪老師將課堂安排在朝早;另一是宿生讓外人留宿須登記,以往學生只知遵守,現今學生被揭「屈蛇」,反問為何宿舍不可通宵開放。

他認為昔日大部分人只求生存,如今情况不如以往惡劣,但大學畢業要出人頭地則較難。他指無論今昔,大學生亦有一分迷惘,以前大學生有一分責任感,現在大學生多只憂畢業後如何求職、買樓,認為社會有問題是政府責任,「要主動為社會做事」的意識減弱了。

更多港聞
聶德權:大灣區港人港稅未封後門 稱當地政府或公司可考慮支付差額
【明報專訊】國務院日前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綱要》),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長聶德權昨日表示,不會即為「港人港稅」封後門,個別希望吸... 詳情
【明報專訊】公立醫院爆滿掀單程證配額討論,上周多個政黨和團體更發起遊行促減單程證配額。社區組織協會以公開資料推算,2017年持單程證入境者使... 詳情
飛行隊換獵豹直升機 導航更準拉力增
【明報專訊】政府飛行服務隊正更換直升機機隊,去年起分階段引進法國製造的H175獵豹(Guépard)直升機。政府飛行服務隊總監陳志培昨日表示... 詳情
【明報專訊】行政會議成員湯家驊昨日在電台節目表示,修訂的《逃犯條例》賦權香港法院就是否移交逃犯作出裁決,相信法院有能力處理案件,並稱外籍法官... 詳情
【明報專訊】一名12歲周姓男童前日下午在黃大仙進食牛丸時鯁喉,其後昏迷,57歲女保安發現及報警,救援人員到場將他送往明愛醫院治理,男童截至昨...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9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