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定位 成員國存分歧
由28個國家組成的歐盟在國際事務上地位特殊,歷經多番爭取才獲確認和其他國家平起平坐的地位。有專家認為,今次美國將歐盟外交地位降格,勢令歐盟建立全球外交立足點的努力受挫。
歐盟根據2009年生效的《里斯本條約》賦與的法人地位,於翌年設立歐盟對外事務部,負責處理外交與保安政策,亦可與包括成員國在內的各國以及國際機構制定協議,讓歐盟有條件爭取其他國家視為等同國家的組織。
英國倫敦政治與經濟學院國際關係專家史密斯(Karen Smith)於《華盛頓郵報》撰文指出,歐盟雖不是一個國家,但亦不止是國際機構,這種介乎兩者之間的定位未來是進是退在歐盟內部亦有分歧,例如英國脫歐運動,以及匈牙利、波蘭、意大利等國對歐盟政策的公開批評,均反映有關國家希望實踐國家主權、免受歐盟控制的意願;法國等成員國則期望歐洲加緊融合,令歐盟變得更像一個國家。
史密斯指出,外交禮節上的排名正正關乎歐盟地位。近年歐洲對外事務部加緊提升外交地位,除要求各國視歐盟大使為國家代表,而非國際組織領袖代表外,亦盼和其他國家的大使按年資排名,以至獲得跟其他國家大使同等待遇,不過問題在於這些要求需要相關國家同意。歐盟曾在2010年爭取成為聯合國特別觀察員被拒,只在翌年接受和其他國際機構亦可有同樣要求的條件下,才獲批准。
迄今歐盟大使獲澳洲、加拿大、南非、印度及美國等地視為與國家大使同等。史密斯稱,今次美國將歐盟外交地位降格對歐盟爭取認受的努力無疑是一大打擊,恐助歐盟內部要求「彰顯成員國主權」的聲音壯大,歐盟定會力阻其他國家效法美國。(華盛頓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