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電車
文:劉沛潼(何明華會督銀禧中學,中五)
電車,被認為是其中一種能夠呈現香港特色的事物。電車到站時響起「叮叮」聲,因此它又被暱稱為「叮叮」。電車歷史悠久,香港島獨有,「叮叮」聲陪伴不少港人成長,造就無數的回憶,但我不住在香港島,參加朗誦比賽時,才有機會乘坐電車。
我從小喜歡朗誦,由小學一年級開始,每年都會參加校際朗誦節,但往往以一、兩分之差與獎項擦身而過。雖然如此,我沒有放棄,堅持參加朗誦比賽,因為我喜歡台上朗誦的感覺,用聲線把篇章堛熒P情傳達給觀慼C朗誦完畢後,不管有沒有獎項,我都能獲得評語,了解不足之處,加以改善。
朗誦比賽分為上下半場,我多次被安排參與上半場賽事,之後暫時離開比賽場地,待下半場結束、公布賽果時才回去。我與母親會趁茠鰾氶A隨意乘搭電車,四處遊覽,展開我們的「大冒險」。乘坐電車時的我,心情總是複雜的,既緊張又期待。我當然希望獲獎,但又害怕期望再次落空。這時看茈|周緩慢倒退的景色,不安的心情就平伏下來。我在電車上吹虓L風,好奇地觀看陌生的風景,如中銀大廈、從前的囍帖街(即利東街)等。等待賽果,是我與電車的回憶。
【文章經編輯修訂】
點評
文章嘗試把電車和朗誦比賽扣連,既寫朗誦賽事,又寫「叮叮」的遊歷和回憶。但文章未能突顯電車的獨特之處,跟朗誦比賽的過程和結果緊扣。而且文章未見細緻描劃電車的內外,或從中遊歷的感受,建議朗誦的一節減輕,電車才是主角呢。篇幅短小,更要巧妙地剪裁,電車是主線,朗誦比賽是副線。
■飛機
文:劉晞朗(皇仁書院,中五)
對於上一代人來說,從前乘搭飛機價格高昂,機會難得。隨茩輕銝g濟不斷發展,加上廉價航空湧現,對於當下大部分港人來說,乘飛機不再是奢侈的事,這也令我想起小時候母親跟我分享的往事。
母親並非出身富裕家庭,住在木屋區的她,小時候自然沒有機會一嘗「衝上雲霄」的滋味。直到她大學畢業投身社會工作,才用工作儲來的錢,買了人生第一張機票。
那時候還是用菲林相機的年代,母親帶茧嶊L相機登機。她就像個剛出生的嬰兒,面對飛機上所有的事物,無論是起飛一刻的感覺,還是放在椅背的雜誌,統統感到新奇好玩。飛機處於萬呎高空,當時坐在窗口旁的她自然把握機會,用菲林相機紀錄白雲的千變萬化。結果她還未到達目的地,已經用上一半的菲林!
我聽母親說這往事時,年紀還小,但在言語間也感受到她首次乘飛機的興奮和雀躍。現在回想,我意識到出生在這個時代是多麼的幸福,年紀輕輕便可周遊列國。我感激父母之餘,亦要像母親一樣,珍惜每趟機上的旅程,保持對事物的好奇。
【文章經編輯修訂】
點評
題為飛機,作者藉此題書寫母親首次搭乘飛機的回憶,對飛機上的一事一物異常好奇,在航機上已耗用一半菲林。這情節頗為寫實,如多描繪機艙窗外的白雲,更能把母親對「首航」的興奮刻劃得更豐富。結尾一段,寫到自己現在因廉航而能周遊列國,呼應首段,能帶出兩代人對搭飛機旅遊的不同經驗,但把母親首次搭飛機的好奇延伸到個人遊歷的好奇,則稍微牽強,扣連不足。如在文章早段先寫個人搭乘飛機旅遊,引發母親「首航體驗」,更佳。
■文評人
殷培基
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現職中學教師。著有小說《爆籃》系列、《武神少年》系列、《怪病》、《摘星老師的範文18篇》、《罕天奇兵——神目覺醒》。喜歡寫作,喜歡教學,喜歡荒誕離奇。
■徵稿
你也想分享「乜乜物物」?可將約400至600字的文章,連同姓名、年級和校名,電郵至living@mingpao.com,或於「明報教育」facebook inbox投稿,請註明「《語文同樂》乜乜物物投稿」。作品須為原創及未曾發布。投稿一經刊登,可獲書券100元。
題目(任選其一):儲物櫃、書包、零食、飯盒
整理:蔡康琪
圖:資料圖片
[語文同樂 第33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