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傳統的角膜移植採用「全層角膜移植手術」,需挑選5層角膜結構均適合的捐贈角膜,但現時較新的微創無縫技術「板層角膜移植手術」將結構分成兩份,根據病患需要局部替換,進行「前深板層移植手術」或「後板層角膜移植手術」,即一個角膜可讓兩名病患受惠。據醫管局數字,截至本年6月,等候捐贈角膜的數量是287,而捐贈者今年捐出147片,相信技術有助增加受惠病患,縮短輪候時間。 兩星期可拆線 香港眼科學會代表源旭指出,此技術的排斥率及併發症機率較傳統的低,康復時間較短,過程較安全且只局部麻醉。現時約有三分之二病患可以採取板層性方法接受移植,私家醫院做傳統全層手術需6至10萬元,板層約8至12萬元。75歲的李女士3年前雙眼視力模糊,剩下約5%視力,經「後板層角膜移植手術」後逐步恢復至67%。術後翌日視力已有提升,兩星期就能拆線,日常生活及心情也因而改善。 除角膜病變外,黃斑裂孔也會嚴重影響視力,「黃斑裂孔」可能因年老玻璃體退化,令黃斑區產生拉力導致裂離或裂孔,深近視(超過500度)亦有可能導致黃斑裂孔,並在更年輕時出現。 微創治黃斑裂孔減航空限制 傳統手術會將整塊內界膜切除防止再有拉扯,新技術採取「微創無縫技術」將拉扯的玻璃體及內界膜切除後,把部分的內界膜「翻轉」放在裂孔上,注入短效氣體,病患要俯臥一段時間,使氣壓令內界膜及黃斑點貼合,幫助細胞重生及裂孔癒合。 香港眼科學會副會長葉佩珮指出,傳統手術針對老年性黃斑裂孔的成功率達九成多,但深近視的只得五至六成,新技術可提高至九成且費用相近,其採用的短效氣體亦有助縮減病患需維持俯?姿勢及航空旅行限制的時間。69歲的黃先生2012年接受白內障手術前近視達2000多度,術後視力正常並持續覆診,今年6月檢查卻發現右眼因黃斑裂孔,視力跌至20%,術後慢慢恢復至7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