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記者陳子凌報道】中美貿易戰開火反令中國對美貿易順差連創新高。中國海關總署昨日公布9月外貿數據顯示,該月對美貿易順差擴大至341.3億美元,連續兩個月刷新自1999年有紀錄以來的單月新高,同時9月中國整體進出口均勝預期。不過,分析認為較佳的外貿表現只因廠商趕在關稅生效前出貨,到第四季的增速將會明顯放緩。
美國先後於7月、8月及9月24日對中國進口產品落實關稅,合共貨值2500億美元,中國亦有所反制。惟令人意外是,除了7月對美貿易順差微跌之外,8月及9月對美貿易順差均有增無減並創新高,此外,9月中國整體順差才316.9億美元,換句話說排除對美貿易的話,中國對其他出口國是存在逆差。
累計首三季,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已達到2257.9億美元,按年增加15.2%,如果按現時單月逾300億美元順差的增幅計算,只要不足兩個月便會超過去年全年對美貿易順差2758億美元的紀錄。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兼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表示,中美貿易互補性較強,已令兩國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格局。中國有完整產業鏈和強大製造能力,美國市場對中國製造的產品也有較強依賴性,這就是目前中美貿易的基本情况。
對美順差繼續擴大的同時,以人民幣計,中國9月整體出口增17%;進口增17.4%,齊高於市場預期的9.2%及15.2%,其中出口增幅更比8月的7.9%有顯著擴大。市場普遍認同,9月中國外貿較預期好,一方面與廠商趕在9月底新關稅實行前提早出貨有關,另一方面,交銀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學智認為,人民幣貶值亦一定程度緩解關稅影響。
麥格里報告進一步分析,蘋果新iPhone出貨時差亦影響外貿表現,今年新貨9月份推出,去年是10月份,錯位效應令今年9月中國出口增加1.5個百分點。但報告提醒,9月份PMI顯示新出口訂單跌至新低點,料第四季的出口增長難與首三季並肩。星展香港高級經濟師周洪禮也認為,貿易戰負面影響將逐步浮現,預期第四季中國出口會放緩至個位數增速。李魁文也指出,由於去年第四季進出口規模較高,受基數因素影響,今年第四季外貿增速可能會有所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