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09.13
    星期四

答題指引

[2018.09.13] 發表

【明報專訊】.新聞議題:高鐵香港段營運爭議

.學習單元:今日香港、現代中國

.顧問教師:華英中學通識科教師 賴礎賢

◆學習目標

知識

鐵路網絡、高鐵經濟、城市規劃、生活圈、運輸系統、中港矛盾

技能

?說明關注點

?解釋因果關係

?提出正、反及駁論

?比較不同觀點的利弊

態度及價值觀

?平衡不同持份者的需要

?運用公帑須顧及公眾利益

■資料回應題

(1) 就資料A,指出及說明社會對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工程的一項關注。

.關鍵字解碼.

[關注]

公開試以此提問語要求學生深入解說。學生作答時宜將答案分作兩部分,一為「有何」(What)關注,二為「為何」(Why)值得關注,從而確保作答時有深入論述。

解題

作答時宜盡量利用相關概念詞作點題句,接而論述

◆參考論點

參考資料A,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工程的建造費及管理費由公帑負擔,然而建造預算一再上升,由當初預計不足400億,升至近853億,增逾1倍。公帑屬公眾資產,必須確保其運用合乎公眾利益,而高鐵未提供服務前已不斷超支,難免引起公眾對公帑運用是否得宜的關注,質疑工程運用資源是否合理。

(2) 根據資料,解釋高鐵香港段對港人生活素質造成的兩個正面影響。

解題

題目為「因果關係」的論述題型,學生作答時須扣連高鐵與生活素質的關係,建議先應高鐵的特質(因)推論,說明帶來好處,再扣連生活素質(果),並清楚解釋為何及如何帶來影響

◆參考論點

?提供快捷而廉價的交通選擇

隨中港兩地經濟融合,兩地不少居民經常往返。高鐵落成前,市民往返內地可選乘飛機及直通車等。據資料B,雖然乘高鐵由香港至廣州南站的單程票價為247元,比直通車貴37元,但高鐵的車程不足1小時,直通車及跨境巴士卻要約2小時及3.5小時,因此官方稱以50年的高鐵營運期計,平均每年乘客節省的行程時間約3900萬小時。由此可見,高鐵能為短途往返內地的市民提供快捷及廉宜的交通選擇,改善市民的生活素質。

?改善香港交通擠塞及環境問題

隨中港兩地人流增加,往返兩地的交通壓力上升,跨境巴士等陸路交通工具使用量大幅提高,加劇交通擠塞及衍生空氣污染問題。高鐵落成為市民提供更快速及穩定的交通選擇,亦不會造成交通擠塞,同時廢氣排放少。據資料,若每日10萬乘客選乘高鐵而非跨境巴士,每年可減少約4700公噸二氧化碳排放,反映高鐵有助改善香港的環境質素,提高市民生活素質。

■延伸回應題

(3) 「建設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對香港長遠發展利多於弊。」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這看法?解釋你的答案。

.關鍵字解碼.

[多大程度]須就題目作正、反及駁論,比較說明為何是「利多於弊」或「弊多於利」

[長遠發展]

論點必須扣連「長遠發展」,不宜流於指出利弊但欠長遠發展的論述

解題

延伸回應題應盡量由不同角度分析,避免只從個別角度如「經濟效益」討論,否則論點多亦無助提升評分等級

◆參考論點

?連接內地高鐵網絡,有助中港兩地融合

內地早年致力在全國發展高鐵網絡,透過「四橫四縱」的高鐵網絡規劃全國交通。若香港能連接內地鐵路網,將與內地不同地區建立更緊密的關係,例如在珠三角地區連成「一小時生活圈」,便利市民往返兩地工作、學習,促進人才交流及滿足市民生活需要,有利香港長遠經濟及社會發展。

?提升香港交通運輸及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香港和內地交流更頻繁,加上大灣區的發展趨勢,更多市民往返,橫跨兩地的交通需求日益增加。如以鐵路為主要發展方向,以低碳運輸模式疏導交通,可減少道路交通對環境的污染,更有利香港長遠的交通及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進一步吸引內地人流,加重香港承載力負擔

近年內地來港旅客不斷增加,增加區內鐵路及道路系統負荷,推高物價,部分生活用品被搶購,令民生大受影響。若高鐵香港段落成,內地各地人民更易來港,或進一步挑戰香港的承載力,甚至加深香港市民對內地人的不滿,加劇中港矛盾,不利社會長遠發展。

.工程不符成本效益,浪費資源

高鐵香港段被批評造價過高,實際營運細節有爭議,預計使用量不高,未必符合成本效益。據資料B,以西九龍總站往廣州南站為例,車程加上清關,與其他交通工具需時差距不大。長途路程方面,如乘高鐵前往北京站,來回價格比飛機高、交通時間更長。由此可見,高鐵耗用大量公帑,卻未必有相應經濟回報,不符公帑運用原則,阻礙社會資源投放。

■學習及答題指引, 可於明報通識網下載﹕life.mingpao.com/htm/dl/20180913BZ.doc

(通識教師撰寫時事議題答題指引,建議審題過程)

[通通識 第528期]

更多教育
漫畫拆解﹕沙中線周邊沉降 影響民生
【明報專訊】◆資料A 資料來源:〈尊子漫畫〉,《明報》,2018.09.01 漫畫信息解讀 作答結構:1. 主題句 2. ... 詳情
世界三分鐘﹕意大利與拿玻里薄餅
【明報專訊】意大利以美食聞名,傳統美食拿玻里薄餅製作手藝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 詳情
人物×概念﹕阿乙小說  筆別農村
【明報專訊】古代中國以農立國,不過自1978年改革開放起,中國主力發展工商業,農業漸漸式微。農民為了生計,紛紛到城市打工。阿乙是農民出身,他... 詳情
觀點與角度﹕街頭表演質素應否受規管?
【明報專訊】旺角行人專用區、銅鑼灣及尖沙嘴天星碼頭附近一向聚集了不少街頭表演者,但近年旺角行人專用區被批評表演質素差劣,居民深受噪音滋擾,最... 詳情
概念解碼﹕水資源(water resource)
【明報專訊】地球表面約七成被水覆蓋,根據聯合國的資料,淡水佔水資源總量約2.5%,當中只有1%適合人類使用。全球暖化影響正常降雨,加上地下水...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