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埠邊緣擬建臨時屋 羅品信籲民眾表達意見
【明報專訊】溫哥華市計劃於緬街(Main St.)898號建臨時組合屋,溫市長羅品信(Gregor Robertson)指旨在協助流離失所的無家可歸者提供居所和支援,選址時有考慮多項因素,包括土地用途及規劃和鄰近交通及衛生服務機構。他呼籲民眾表達意見,並與市府攜手合作,創造一個更安全、更具包容性的社區。
市府指,城鎮政府正與省政府合作,為無家可歸者提供穩定的居所。在永久住所興建之前,臨時組合屋正好為經歷流離失所的人士提供棲身之處,同時讓住客獲得每周7天、每天24小時的支援和服務;那是幫助他們建立全人健康積極、關鍵的一步。
建議中的緬街898號組合屋將提供50個單位,這是省政府早前撥款承諾的第十個以及最後一個地點。若計劃獲得通過,組合屋將供應超過600個單位。
羅品信指,他聽到不少居民對此組合屋選址的關注,並希望清楚解釋居民一些不明白的地方,例如為何選址裕仁街(Union St.) 夾歌雅街(Gore Ave.)的空地。他解釋,市府在物色合適地點時,會選擇市內各區空置或未獲善用的土地,以便興建臨時組合屋,並會考慮多項因素,包括目前該地段的土地用途及土地規劃、該土地未來的發展時間表和是否鄰近交通及衛生服務機構等。
溫市府亦考慮另一問題,臨時組合屋可怎樣協助建立一個安全及包容性的社區?
羅品信指,無家可歸的成因廣泛,由收入不足、遭遇創傷事件,例如火災、失業、家庭破碎或遭受家庭暴力、面對身體或精神健康問題,以及被孤立或疏忽照顧的長者等。安置無家可歸者可節省納稅人金錢,因為住屋有利健康,從而減少使用緊急服務系統。
此外,組合屋是解決方案的一部分,因為組合屋提供了安全住屋的基本需要,讓無家可歸者建立新生活。市府與非牟利機構合作,提供生活技能訓練、就業培訓及接受教育的機會,甚至為準備好重投社會的住客提供工作機會。當他們居有定所便有機會工作,步向自給自足,也可參與義務工作,聯繫至社區團體或社交活動。
建議中的組合屋樓高三層,可提供大約50個單人住房。負責管理設施的非牟利機構將提供每周7天、每天24小時的監管服務,包括個人支援服務或安排接受所需衛生服務。
當地段被定為臨時組合屋的潛在發展地點後,市府下一步會與社區團體會面及收集意見。選址需亦要通過發展許可證的申請程序,而市府職員已與該區居民、商戶、學校及關鍵的社區團體聯絡,並已舉辦過首場公眾信息會,以便與公眾分享更多有關計劃的詳情。
收集得來的意見將成為規劃總監在批核發展許可申請時會考慮範圍,以及供卑詩房屋局和非牟利機構在制定運作模式時作為參考。
發展許可證的申請提交後,將會於9月中舉行另一場公眾信息會。民眾可向市府職員表達關注,或上網到vancouver.ca/temporarymodularhousing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