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公布孑孓指數 穗蚊媒監測勝香港
【明報專訊】每次爆發登革熱都暴露本港監察病媒白紋伊蚊的漏洞,繼深水灣於2010年爆發登革熱揭露港島多區無蚊患監察,今次爆疫的獅子山公園亦不在蚊患監察之列。同時,本港每月都公布滯後的上月蚊患指數,不及廣州每周公布上周指數,且本港監察項目亦少過澳門和廣州,未有包括蚊媒幼蟲。
各區分批監測每兩周出結果
全港指數滯後一個月
食環署現於57個監察點設誘蚊產卵器,每月進行兩周監察,然後計算指數,各區會分批監測,每當一個地點完成調查,其指數會先上載到食環署網頁,例如油塘上月蚊患指數最高,達45.1%,這結果上周已在網頁公開。
長洲上月指數低於警戒線
食環署會待57個地點完成調查,才發新聞稿全面公布全港指數,因此該署昨日才公布上月全港蚊患指數為15.7%,高於6月的11.3%,並有15區指數高於20%警戒線,包括禾輋(42.6%)、將軍澳北(33.3%)等,現有確診者集中居住的黃大仙和長洲蚊患指數分別有21.8%及11.8%。
有別於本港公布上月滯後數據,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昨已公布上周(8月13至19日)的白紋伊蚊監察數據,除誘蚊產卵器指數,還包括監察幼蟲的布雷圖指數。澳門白紋伊蚊調查亦包括布雷圖指數、房屋指數及容器指數,即幼蟲在每100間接受監察房屋的陽性容器數量、寄生房屋百分比,以及在儲水容器比例。
署理食物及衛生局長徐德義昨稱,正積極研究如何增加公布蚊患指數的效率。據食環署回覆,該署指數是按世界衛生組織建議、考慮本港高密度環境,以及白紋伊蚊外棲習性而制定,房屋指數、容器指數等監測方法較適合監察內棲性強的埃及伊蚊。
何屭}:即使指數高 不知哪條街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屭}認為,誘蚊產卵器在定點引蚊來產卵,不及幼蟲監察實地調查各條街的實G。「誘蚊產卵器是膠兜,引蚊來產卵,即使指數高,你都不知道邊條街多蚊。」他指出,現在最重要是滅蚊,檢討蚊患指數是後話,仍建議港府參考廣州及澳門做法,加強蚊媒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