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寄生蟲虹鱒歸三文魚惹疑慮
業界改稱海產大西洋鮭保銷情
【明報專訊】內地水產行業團體近日發布《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將可能含有大量寄生蟲的淡水虹鱒歸類為三文魚,引起國內外爭議。中國漁業協會內部人士指出,未來出售三文魚時,會考慮改稱為「海產大西洋鮭」。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上周五(10日)發布《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指三文魚是鮭科魚類的統稱,包括大西洋鮭(三文魚)、虹鱒、銀鮭及王鮭等。該協會稱,團體標準參考了挪威美威水產公司(Marine Harvest)的《三文魚養殖手冊》、挪威魚類與水產養殖分析公司Kontali Analyze AS的《2007年全球主要三文魚市場分析報告》,但內地傳媒發現以上兩份文件中均沒有支持將虹鱒歸入三文魚。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三文魚分會執行會長王小潔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寄生蟲有生存環境才能活下來,達到3公斤以上生食三文魚規格的三文魚離開水後,99%以上的寄生蟲都活不下來了」。針對王小潔提出的3公斤這一標準,上海海洋大學教授陳舜勝表示,魚的規格大小和有否寄生蟲並無關係。中國漁業協會內部人員王金和則指出,變頭絛蟲、直溝絛蟲及棘頭蟲等均是淡水虹鱒上最常見的有害寄生蟲,「而且檢出率挺高的」。
將可能含寄生蟲的虹鱒歸入三文魚,令大眾對三文魚產生恐慌,對真正的大西洋鮭銷量造成負面影響。為了讓消費者安心購買,王金和說,「未來大家都賣三文魚的時候,我們就再也不會說三文魚了。我們會說我們賣的都是海產的大西洋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