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辨清集資與騙局 教育勝打壓/文﹕章濤
【明報專訊】最近台灣網絡遊戲企業推出「虛擬道具公開發行」IIO(Initial Item Offerings),一種建基於區塊鏈上的應用,讓遊戲玩家可在買賣限量發行的遊戲道具同時確保其真實性。在此之前還出現過IFO(Initial Fork Offering)和IMO ( Initial Machine Offering)等。
IFO是利用比特幣的「分叉」特性,發行一種新幣並以此集資;IMO即發行一種能挖幣的機器,說白了就是賣礦機。上述三者名號不同,但一樣是建基於區塊鏈的集資行為。之所以要改名換姓,在於它們的「原形」正是敏感的ICO。
ICO(首次代幣發行)之所以敏感,因為堶悸滿u幣」字觸動了政府和監管機構之神經。貨幣發行及管制一向是國家權力的核心部分,但金融海嘯後,不少人開始反思過分依賴現有貨幣系統的弊病,加之區塊鏈技術興起,民間遂善加利用。亦由於這些新幣的發行可以繞過官方,自然被視作對國家主權的威脅而遭打壓。
然而,透過投資獲利的欲望是人性使然。過去投資初創公司的大多只有天使投資者或基金,過程需經過游說、會面等,同時動用法律和會計的專業人士來進行,程序多而門檻高。ICO卻不同,它以白皮書、路演等作項目介紹,入場金額低,令更多人能參與這種投資初創公司的行為,並透過幣價倍升而獲利。
當不能遏止的人性遇上被打壓的ICO時,自然會衍生出其他不同名目的「I×O」,以更安全的名義集資。
集資不是問題,賣礦機、遊戲道具等亦不是,真正的問題是不求甚解地全盤否定新事物。不論投資者或普通人都應該不斷學習,增進財科知識,確保自己能掌握相關知識、擁有判別真偽的能力。
作者 章濤(UDomain 創辦人及行政總裁 、無線科技商會永遠榮譽主席)
[章濤 財科暗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