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港寸金尺土,基層難覓棲身之處,有人要露宿街頭。社會福利署最新數字顯示,過去5個年度本港露宿者登記人數由746人升至1127人,4年升幅51%,其中女性露宿者人數增加近兩倍(見表)。有關注團體認為,女性露宿者增加或與24小時快餐店的出現有關,環境會較露宿街頭安全;另認為政府低估數字,批評政府提供的資助宿位不足,追不上需求,建議增加宿位並延長居住期。
女性增料因通宵快餐店出現
勞工及福利局長羅致光昨日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梁耀忠質詢,引述社署露宿者電腦資料系統最新數字,露宿者登記人數過去5個年度持續上升,由2013/14年度746人,增加至2017/18年度的1127人,升幅達51%。女性露宿者上升近兩倍,由35人升至104人;男性露宿者亦由711人升至1020人,升幅約43%。
年齡方面,2017/18年度露宿者以50歲至69歲最多,佔56%,其次為30至49歲,佔32.4%。過去5年間,較年長的年齡群組露宿者人數持續上升,其中50歲至69歲的露宿者由383人增至634人,增幅達65.5%;70歲或以上露宿者由31人升至87人,升幅近1.8倍。
據社署資料,2017/18年度主要露宿地點為公園、運動場或停車場,佔約56%,其次為天橋底,佔約13.8%。
羅致光說,露宿是複雜的社會問題,政府部門及地區服務單位緊密合作支援露宿者,提高他們接受支援的動機,亦盼藉此鼓勵他們盡早脫離露宿生活。
社署資助6間非政府機構營辦宿舍或收容中心為露宿者提供通宵或臨時居所。羅致光稱,2016/17年度增加20個資助宿位,總數222個, 連同非政府機構自負盈虧宿位,共640個宿位。他說社署暫無計劃增加宿位,但會因應社會環境轉變留意供求情况,定期規劃服務。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吳衛東表示,非政府機構的露宿者外展隊會向政府提交登記露宿者資料,近年露宿者定義已擴闊,包括露宿1日、在室內的無家者亦計算在內。他指不少露宿者不願登記,亦有人因精神病患未能提供資料,相信人數被低估。他批評,政府提供資助宿位的力度遠追不上露宿者增幅,促請增加資助宿位,並將住宿期延長至3年,牽頭增設更多過渡房屋。吳衛東稱,女露宿者增加或與24小時快餐店的出現有關,快餐店環境較露宿街頭安全,近年大多是在快餐店發現女性露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