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摩擦再出現戲劇性轉變,美國財政部長梅努欽上周六(21日)表示,正考慮訪問北京討論貿易紛爭問題,並對解決中美貿易爭端持「謹慎樂觀態度」。數小時後,中國商務部昨日一改以往強硬口風,表示中方對此表示歡迎。內地專家認為,中美坐下談判的可能很大,在中興被制裁之後,中國也希望和美國談判。
明報記者
在華盛頓召開國際貨幣基金(IMF)和世界銀行(World Bank)春季年會的一場記者會上,梅努欽(Steven Mnuchin)表示正考慮訪華行程。法新社報道,梅努欽說「我在考慮,在具體日程上還不便多說」。美國之音指出,梅努欽沒有說明雙方距離解決貿易爭端還有多遠,但對雙方試圖達成協議感到謹慎樂觀。
與易綱商討 支持開放市場
梅努欽還表示,在貨幣基金組織和世銀的春季會議期間,他與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會面,商討中國開放市場給更多外國投資者。梅努欽稱,兩人主要討論在央行範疇內的相關問題,而非貿易問題。兩人還談到中國宣布有關開放市場的「行動」,美國對此表示鼓勵和認可。梅努欽又強調,美國的貿易舉措不關乎「保護主義」,美國希望「公平互惠的貿易」。
這是美方高級官員首次就中美貿易談判表態。中國商務部昨日中午於官網以回答提問方式表示,中方已收到美方希望到北京磋商經貿問題的信息,中方對此表示歡迎。此前,對於中美經貿糾紛,商務部曾表示,中國不會接受在單方脅迫下與美國開展任何磋商,決不會放棄自身正當權益。對於外界傳出美方希望在世貿組織(WTO)框架下,與中方進行有關「301調查」及美國關稅清單談判的傳聞,4月19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中美當時沒有任何談判。
學者:貿易限制僅手段 談判機會大
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中國問題專家胡星斗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梅努欽訪華機會很大,因為美國人搞那麼大動靜,目的不是要打貿易戰,而是要解決對華貿易糾紛。「美國現在採取的措施只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胡星斗認為,美國總統特朗普是個商人,雖讓人捉摸不定,但也受制於國內政治,在中美貿易問題上,美國國內不會讓他信馬由韁,因此特朗普不會屈服於中國,但會屈服於國內的政治。
至於中國,胡星斗表示中興事件後,美國對華為、阿里巴巴等可能都會有後續動作,這直接影響到「中國製造2025」的計劃,因此中國也希望與美國談。另外,在中美貿易之間,中國難以對美國採取對等的報復措施,因為中國進口的美國產品,一共也沒有1500億美元,加上中國仍然需要美國的高科技技術,中國也尋求談判的解決問題,「之前大家都很強硬,那只是一種姿態,最終還是要談。我想中國還是以追求雙贏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