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其他新聞
韓國影后崔銀姬明下葬京畿道墓園
被擄韓民家屬斥政府冷待
見證丈夫兒子當總統 老布殊太太逝世 享年92歲
白宮失網絡戰領軍人物 喬伊斯發警告後宣布離職
美機場加強安檢隨身行李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國際
 乏配套政策鼓勵 全球膠樽回收率14%

英國一項研究顯示,七成飲料樽都由較具回收價值的PET製造,但在缺乏配套及鼓勵政策下,目前回收塑膠樽成效並不顯著。現時全球每分鐘約售出100萬個膠樽,當中只有14%被回收,香港情况更令人慘不忍睹。就算這些膠樽被回收,都因為現行技術不足而只會被分解成低級塑膠,用於其他用途。換言之,生產商仍要不停利用石油生產新的飲料膠樽應付需求。如果今次酵素分解PET能達到工業級運作,將大大有利環保事業。

BBC科學編輯舒赫曼(David Shukman)指出,今次改造酵素的發現要真正落實應用仍有很多挑戰,包括如何令酵素食膠能力達至工業級,以及如何低成本大量生產。澳洲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化學家瓊斯(Oliver Jones)說,酵素能夠大量生產,而且無毒,但要利用酵素大量分解塑膠,並非一朝一夕的事,現時最可取的仍是應盡量減少生產膠樽。

利潤低 港逾八成回收商拒收

香港環保組織「綠惜地球」去年引述環保署資料指出,2015年被棄置的PET膠樽約5萬噸,被回收的只約4000多噸,回收率只有7.6%,較2014年的14%大跌。綠惜地球調查發現,逾八成受訪廢膠回收商拒絕回收膠樽。環保署指出,廢膠回收率偏低主要源於國際油價近年處於低水平,塑膠原材料價格下降,令回收商對廢膠回收意欲減少。

不少論者指出,政策及完善的回收配套是改變消費者習慣的關鍵。歐盟今年初便推出《歐盟塑膠策略》,策略其中一個目標是改善塑膠的生產、使用及棄置方式,改革產業鏈,並設立新的循環再造設施及統一系統,務求令循環再造變得有利可圖。

(綜合報道)

 
 
今日相關新聞
改良食膠酵素 分解快20%
乏配套政策鼓勵 全球膠樽回收率14%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