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船洲污水廠換水閘 每日370泳池污水排維港
【明報專訊】政府致力改善維港水質,但渠務署發現啟用16年的昂船洲污水處理廠,兩道位於地底34米深的水閘,近兩三年開始出現鏽蝕要更換,由於更換期間要關閉泵房,每日約有93萬立方米污水僅經基本隔篩便排入維港,相等於370個標準泳池容量。渠署表示更換工程分5階段,每次為期兩周,首階段本月5日已完成,數據顯示荃灣多個泳灘水質有變差但無超標,但土瓜灣對出維港大腸桿菌含量一度飈升至每毫升1萬至5萬粒,完工後水質已復常。環境諮詢委員會前成員、綠色力量副主席文志森質疑水閘用了10多年便損壞,可能牽涉設計問題。
明報記者 馬耀森
首階段完工 稱維港水質復常
渠務署淨化海港計劃部總工程師簡漢成接受訪問時,被問到水閘使用16年便損壞,是否牽涉設計或物料問題,他說兩道閘門已接近設計壽命上限,又說閘門長期被污水腐蝕,需要預防維修,確保正常運作。
簡續說,現時該兩道水閘使用生鐵鑄造,四邊以「磷青銅」包圍,因長時間接觸污水出現嚴重鏽蝕,令水閘無法上下移動開關;新水閘邊緣考慮改用更耐用的「碳化鎢」,壽命料逾30年,毋須頻密更換。
環團﹕損壞或涉設計問題
該兩道水閘位於昂船洲污水廠1號泵房,深入地底34米,分別接收淨化海港計劃第一期東面及西面污水隧道的污水(見圖);廠內2號泵房則接收淨化海港計劃第二期甲、即港島北的污水,原本各不相通,由於1號泵房兩道水閘損壞,故渠務署在兩個泵房之間興建了一條連接隧道,分流部分污水,但容量有限,每次關閉1號泵房,仍有55%污水(來自青衣、葵涌、土瓜灣、觀塘、將軍澳、筲箕灣及柴灣基本污水處理廠)無法處理,僅經基本隔篩便排放落海。
渠署﹕非泳季更換減影響
該署曾評估若不更換水閘,最壞情况是於夏季泳季期間出問題而要關閉泵房28周,污水經基本處理便排放,維港水質勢受影響。
簡漢成說,渠務署現時安排在非泳季並分階段更換水閘,盡量減低對水質影響,每階段工程只做兩星期,並會密切監察水質。他表示首階段工程已完成,拆除兩道分別重10公噸(長4.7米、闊2.9米)及3公噸(長4.5米、闊1.9米)的水閘,進度較預期理想,餘下4期包括安裝臨時隔牆及新水閘等,料2020年2月完成整項工程。
餘四期工程 2020年竣工
該署於關閉泵房期間監察水質,結果發現荃灣釣魚灣、更新灣及麗都灣泳灘的大腸桿菌含量升至每毫升180至610粒,泳灘分級為「欠佳」,但未到「極差」級別(611粒以上,須「封灘」);土瓜灣及醉酒灣對出維港水質一度飈升至1萬至5萬粒,但完工後已回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