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局前顧問倡基層醫療結合中醫 指「治未病」有優勢可與西醫相輔相成
【明報專訊】政府正研究推動基層醫療發展,但鮮有提及中醫在當中的角色。香港大學醫學院榮譽教授、醫院管理局中西醫結合服務前顧問黃譚智媛認為,中西醫可在基層醫療方面相輔相成。她以治療抑鬱為例,指西藥有副作用,中醫除了用藥,還可多管齊下透過氣功等作壓力管理,但醫管局的精神科綜合醫療隊伍卻沒有中醫。她建議在將於各區開設的康健中心採取跨專業和跨部門合作,讓中醫在當中發揮重要作用。
明報記者 曾映妹
倡食衛局成立部門專管基層醫療
對中醫素有鑽研的黃譚智媛說,坊間現有不少機構參與基層醫療工作,多是各有各做,食物及衛生局雖成立基層醫療發展督導委員會,但長遠應成立一個專門管理基層醫療的部門,以便統籌、管理及監測相關措施的實行。
中醫體質為本防糖尿高血壓有作用
黃太說,中醫「治未病」理念堛滿u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瘥後防復」,與政府籌備成立的康健中心概念相近,均盼提升市民健康水平,以減醫療負擔;而中醫以體質為本,體弱易病者和慢性病者可透過中醫針對性的調養改善。她舉例,糖尿病屬中醫學堙u消渴病」的範疇,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偏高、但尚未達到診斷標準的人,其臨H上未見症狀,但通過中醫體質評估,或能發現痰濕、氣鬱和氣虛等偏差體質,再通過中醫的情志、食療及運動養生,在中醫師協助下作自我健康管理,或能糾正有關體質偏差的情G。
「雖不及西藥藥效迅速,中藥卻可通過多種途徑對器官和系統起微調作用,有助改善血糖、血壓和血脂等問題。」黃說,很多研究已證明中藥有效改善胰島素抵抗和擴散血管,減少及延緩腎功能受損和減低「糖尿上眼」致盲風險等,達至「既病防變」。
氣功加飲食養生 有效治抑鬱
黃引述中大2010年精神健康調查稱,本港常見情緒病患率13.3%,而現時公立醫院精神科新症輪候時間為73至146周。她說,醫管局精神科綜合醫療隊伍由醫生和社工等組成,但不包括中醫,對此感可惜。她說全港有300多名精神科專科醫生,但有7000多名中醫,中醫有多種方式治療抑鬱,例如中藥、飲食養生、氣功、心理治療等,其中氣功可作為自我壓力管理的工具,藉此調整心神及氣息,有效抗抑鬱和改善睡眠質素;而西藥的精神科藥物往往有副作用或產生依賴,「中藥可在這一面發揮優勢,與西醫相輔相成」。
黃譚智媛說,內地很多城市已設以中醫主導的「治未病中心」,但本港目前僅浸會大學在慈善機構資助下將成立一間「治未病中心」,發展不及內地完善,而中醫在基層醫療上可發揮重要功效,政府應在這方面多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