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嚴環保法規1月1日上路
【明報專訊】2018年1月1日起,中國新一批規定將施行,包括全國開徵環境保護稅、新版水污染防治法、中小企業促進法、法官法等八部法律修改,以及服役近30年標準化法完成大修,這些都實際影響居民生活。
據報道,中國第一部專門體現綠色稅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單行稅法,環境保護稅法準備實施,目前,各地已明確環保稅適用稅額標準,做好開徵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要求,應稅大氣污染物的稅額幅度為每污染當量1.2元至12元人民幣,水污染物的稅額幅度為每污染當量1.4元至14元人民幣。具體適用稅額的確定和調整,可由地方人大常委會在法定稅額幅度內決定。
台灣資策會資深總監陳子昂認為,大陸將實施史上最嚴格環保制度,按日計罰、罰無上限、更罰到企業倒,涉及高污染企業恐退場。「環安事件是爆發性的,比每年報稅還可怕。」 中原大學教授企管系呂鴻德表示,近期已有許多台商向他反映,工廠可能面臨停工。台商感嘆大陸環安法規愈來愈嚴格,幾乎是世界級的,而特別是在今年接連舉行的「十九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一再宣示「美麗中國」,以及各地環保稅也將在2018年拔地而起,台商需嚴陣以待。大陸在2017年底爆發了近年來少見的大規模「缺氣風波」,就是為了減少霧霾的「藍天保衛戰」,各地政府「一刀切」地將冬季供暖從燒煤改為天然氣,導致天然氣供不應求,為了「省氣」給人民以防受凍,又強制關閉多地的工業用氣,甚至影響全球天然氣價格。
這巨大的動作與決心,也象徵污染已成為政府的頭號戰犯,年底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直接點名未來三年,打擊污染是首要攻堅戰,而2017年也可發現這是「玩真的」,大陸環保部在「十九大」記者會上,宣示環安「零容忍」,加重處罰污染企業,如果台商被抓到違規,不僅面臨停產、關廠,投資人、管理高層更可能吃上刑事官司,理律法律事務所合夥人蕭偉松指出,依據大陸法律規定,原則上只要死亡1人、重傷3人,或是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萬人民幣,就可被入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