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今次死梗喇!」─那感覺來自沒完沒了的功課測驗、好友疏遠,有時早上刷牙照鏡時會發泄高歌「死啦?青春痘」。雖然大家習慣說笑講「死」,卻避諱面對死亡,聖公會聖匠堂安寧服務部打破常規,早前與水煮魚文化合辦「遺書閱覽─文學寫作坊」,圍讀死亡之作、創作遺書,目的不是催趕大家去死,而是由死看生,活好當下。一念之轉,大家就發現「份卷死?」、死黨依舊、暗瘡已逝,而人還活荂C
文、圖:蔡康琪
死梗?有什麼好怕?
香港男性平均壽命為81.24歲。就讀基督教宣道會宣基中學的中五學生勞緯洛只到81歲的五分之一,便已探討生死,單人匹馬報名參加「遺書閱覽─文學寫作坊」活動。他以為活動參加者多是10多20歲年輕人,「因為作家白先勇說過,十多歲是個經常探討死亡的年齡」,所以不覺得自己太早思考死亡。
■勞緯洛
基督教宣道會宣基中學,中五
.有什麼事令你覺得「死梗」?
不小心得罪死黨。
.最後有無「死」?
我們還是好友,自己學懂了有時說話要圓融,但也要不失去個人想法。
■張迦峰
聖公會曾肇添中學,中四
.有什麼事令你覺得「死梗」?
無溫書去測驗。
.最後有無「死」?
人無死,但份卷「死」了。
■袁鄯旂
香港中國婦女會中學,中四
.有什麼事令你覺得「死梗」?
上學乘車時發現沒帶錢包。
.最後有無「死」?
幸好有個好心叔叔借錢給我付車費。
1. 從親人離世 首度接觸生死
「遺書閱覽─文學寫作坊」在10月舉行,周日的觀塘工廈十分寧靜,陽光迆邐下,活動空間顯得明亮,遺書一課輕盈地展開。20名參加者坐在4張如家政室內的木桌前,桌上放了筆記文具。曾任職文學雜誌《字花》的曾淦賢擔任導師,站在前方,邀請大家分享初次接觸死亡的經歷。坐近曾淦賢的男生蘇振軒獲邀分享,他20多歲,從讀幼稚園高班說起死亡。小時候他每周都赴大埔探望祖母,祖母經常請他吃雞翼。後來每周的大埔遊戛然而止,父親突然很忙,母親勸他要乖,別打擾父親。他當時未知傷心,長大後回頭望,才知道這就是死亡。曾淦賢說自己從氣味認識死亡,有次乘車往歌連臣角火葬場送別親人,一下車,嗅到空氣跟平日迥然不同。勞緯洛讀完金庸、古龍,如親身經歷了江湖的腥風血雨,發現書中的好人難當兼早死,壞人卻只要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公平嗎?」成為生死首個疑問。
2. 文學世界的自殺 是窒息?是休息?
曾淦賢開始朗讀作品。他不刻意迴避選讀令人悲傷的作品,不少小說人物或作者本人都因為厭世而了結生命。德國作家歌德寫《少年維特的煩惱》,主角維特出身富裕家庭,單戀已有婚約的夏綠蒂,終未能兩情相悅,最後自殺身亡。小說推出後令德國不少青年模仿主角吞槍自殺,一度成為禁書。英國作家吳爾芙(Virginia Woolf)受幻聽折磨,在衣袋裝滿石頭,投河自盡。她臨死前寫遺書給丈夫,感激對方的愛護:「你已經給了我無與倫比的幸福……如果我沒病,我想我們將是這世上最幸福的一對。」中國詩人海子寫下「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溫婉詩句後兩個月,臥軌身亡。死亡到底是什麼?有參加者形容是窒息,有人視為休息,有好有壞。後來,導師請大家想一件遺憾或幸福的事,勞緯洛想起了人生初次看日出。在稀疏平常的日子堙A他卻看出了造物之奇。
3. 了解生與死 才能了解生命
工作坊的最後環節是寫遺書,全場靜默,但不少人的內心應在迴盪茼U種回憶。有參加者以畫代字,畫了五線譜。他說一生過得再差,都應該是一首歌。遺憾是黑點,但加上直線、橫線,就成為音符。女生鄧子欣認為若要了解生命,必須先了解死亡。她覺得遺書不一定只有一封,死亡可以是每日的終結。這讓人想起幾句話:「如果早上起來是生,晚上睡覺是死,我願在生死之間,多盡力一點,多感受一點,多愛一點。」(《生也何幸》)
聖公會聖匠堂安寧服務部高級服務經理梁梓敦定義死亡就是生命的一部分,兩者不可割裂。生死教育令人們認識生命有限期,感受到生命的重量,因而珍惜生命,這一點與孔子相近。2000多年前春秋戰事頻仍,死亡成常事,孔子提出「未知生焉知死」,也是希望人們與其常想茼漱`,不如用心生活,說到底大家都是想活好當下。
■知多?
死亡節
梁梓敦覺得只說生死十分沉重,所以機構結合文學、藝術推廣生死教育,例如舉辦墳場導賞團、創造「鬼門關」、「音樂墳場」聽歌等,2015年曾於香港理工大學舉辦死亡節,場地擺放模擬靈堂與棺木,又設積木花圈供大眾拍攝「車頭照」,趣談死亡。遠在美洲的墨西哥亦慶祝「亡人節」,認為是生者與逝者的每年之約。全國陷入骷髏狂熱,街頭市集販賣骷髏圖案的商品,骷髏糖果視為逝者的食物,很多人都會買回家,放在小祭壇。學生喜獲假期,出外玩樂時愛裝扮成骷髏。部分民眾前往墳場過夜,陪伴逝去的親友。節日吉祥物La Catrina骷髏小姐舉國知名,頭戴名媛優雅大帽,代表墨西哥人笑看死亡的態度。
■聽生看死
歌曲
〈少年維持虓迡o〉
無耐性看歌德名著,可以試聽歌名近似的〈少年維持虓迡o〉。台灣歌手蛋堡透過輕快的饒舌訴說成長時持續面對各種煩惱:決定剪髮的長度、好學校難考、上課應該睡覺還是溫習等。歌詞溜過耳邊,流入心坎,邊聽邊禁不住點頭,產生「我也有這種煩惱」的共鳴。
書籍
the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
看此書猶如偷看同學日記,文筆簡單易明,由怪學生查理所寫,他是中學「透明人」,試過自殘,偶遭欺負,常叫自己忍耐。蒼白的校園生活因為遇上一對兄妹而添上繽紛色彩。大哥是同性戀者,因同校戀人為了自保而被對方排斥;妹妹被同學惡意中傷,標籤為放蕩女生。但是他們照舊大笑過活,鼓勵查理欣賞自己的美好(perks):他是壁花(wallflower),雖然內向、不擅交際,卻能夠理解與聆聽別人。查理最後明白自己即使不能選擇過去,但可以選擇想要的未來。
電影
《回到最愛的一天》
(About Time)
珍惜時間,知易行難。男主角21歲那年,父親揭示家族秘密:所有男丁都擁有回到過去的能力,雖然不可以改變大歷史,例如殺了德國納粹領袖希特勒、拯救大眾,但可以嘗試改變自己的人生軌[。男主角就運用超能力選擇避開生活麻煩、重選告白時機等,各種選擇都隱藏了生命玄機。父親逝後,男主角常回到過去跟父親談天,直到有天時空之門即將關上,他終究要告別父親,此時父親緩緩說起隱藏在時間堛漫笑痐韏{式。
文:蔡康琪
圖:蔡康琪、受訪者提供、資料相片、網上圖片
[語文同樂 第27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