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小組今開會 政府重提長洲南填人工島
【明報專訊】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今天舉行第3次會議,預料將討論短租用地、維港以外填海及發展岩洞。據了解,填海選址除政府已提出的5個近岸填海地點及中部水域的東大嶼都會外,今次文件提及長洲以南水域亦具潛力填海興建人工島,涉及填海規模料1000公頃以下。
知情人士透露,今天會議會依次討論上述3項土地供應來源,若時間不足,岩洞會留待下次。據悉,當局提交土地小組的文件指出,目前有逾5300份短租批地協議,涉及土地面積約2400公頃,大部分用作鐵路或公屋工地。文件指出,現有政府短租用地中,沒有長期閒置而又能隨時用作興建房屋的土地,發展潛力不大。
維港以外填海方面,消息指當局文件列出目前已規劃或討論的各項填海選址,包括龍鼓灘、小蠔灣、欣澳、馬料水及青衣西南5個近岸地點,以及在中部水域興建人工島發展「東大嶼都會」,初步構思填海逾1000公頃;文件同時提到其他過往曾提出的填海選址,包括長洲以南水域有潛力填海,料發展規模少於1000公頃。
曾做環評 生態「影響較大」
據了解,文件列出各填海選址所面對的困難。資料顯示,土木工程署於2011年曾提出25個維港以外填海選址以作進一步研究,長洲南是其中之一,當時提及具潛力填海逾1500公頃興建人工島,但署方完成環境評估後指若人工島面積龐大,會嚴重影響大嶼山南面及南中國海的水流,且選址侵佔江豚出沒熱點,並接近石鼓洲擬建的海岸公園、長洲南及石鼓洲的海濱保護區、馬蹄蟹區、大嶼山南面的泳灘,以及魚類培殖及產卵區,影響「似乎較大」。
與東大嶼都會「起協同效應」
政府消息透露,長洲以南填海可與「東大嶼都會」產生協同效應,認為可同時納入中部水域填海策略研究內一併探討,在未設立任何規劃大綱或意向下研究建人工島的可行性。據悉,政府期望明年初左右重新向立法會財委會申請約2.2億元,以展開中部水域填海策略研究。
另外,中大亞太研究所上月19至25日訪問731名18歲或以上市民,發現48.6%受訪者認為《施政報告》內的房屋政策對解決住屋問題「很少」或「完全沒有」幫助,30%認為有「頗大」或「很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