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翔盼海外港人齊護香港
「一國兩制漸垮 民主之路難行 」
【明報專訊】香港資深新聞工作者及時事評論員程翔,昨日在列治文進行一場公開演講,吸引逾120名關心香港問題及未來的本地華裔人士參與。程翔從五方面闡述他對香港回歸20年的變化,以及未來的展望,並寄語香港人,力所能及下對香港給予聲援,關心香港,共同守護家園。
程翔的北美訪問以溫哥華為首站,並將會前往卡加利、多倫多、波士頓及洛杉磯訪問和進行分享。他在講座前接受本報訪問時說,香港的言論自由正嚴重收窄,無論是傳統的出版印刷媒體或是網媒,都受到種種形式的威脅。他直言:「如果不去抗爭,前景必會愈來愈黯淡。」
程翔認為香港人無論是否仍在香港居住,也應多關心香港前途,即使對香港發生的事有種種不同的看法,亦應繼續維持對香港的關注,盡力對不公義的事情發聲。被問到一些勇於為香港民主發聲和抗爭的年輕人,經常被批評為過分激進,程翔說:「這是環境使然的必然反應。」
程翔的演講共分五部分,包括目前的總體形勢、探索問題根源、近期趨勢預測,以及未來30年的展望和今後香港的民主路何在等。
他首先從政治、經濟、社會等七大領域對回歸後的香港進行評分,指出香港的經濟制度大致不變,但政治上卻出現重大的挫折。
他認為香港以往講求「和理非非」(即和平、理性、非暴力、非粗口)的行動模式,已變成現時的勇武抗爭;回歸20年後,更多人質疑甚至否認中國人的身分。及至佔領中環和雨傘運動的出現,特區自治程度下降,與中央關係進入惡性循環,以及香港法治屢受嚴重衝擊,律政司對「奪」與「殺無赦」的雙重標準,甚至香港出現政治犯等,都是回歸20年來政治層面的最大失敗。
程翔分析,這些問題的根源,源於中共違背了對香港的承諾,加上中國經濟崛起後睥睨全球不可一世的心態。他說,當年中國曾存在很強的反左意識,但現在內地卻出現了「亞文革」的現象,「左」的意識形態有復辟趨勢。
他並指出,香港的本地生產總值(GDP)已由昔日佔中國全國的21%,減小至2%,以往中國羨慕香港,現在卻看不起香港。
至於近期趨勢的預測,程翔估計:「未來五年,香港發展將會是政治一國化」。他並警告,一旦出現政治一國化,將難以逆轉。程翔說,香港特區政府愈來愈無法捍衛一國兩制的底線,跨境執法、一地兩檢便是明顯的例子;就連香港的教育,也變成了中國教育部綱領的一部分。
對於未來30年的展望,他認為今後的民主之路,需要香港人更努力去守護。對比1997與2047的局勢,程翔認為相同的是,香港回歸一個不民主的政權;但不同的是,香港似乎失去了談判的籌碼,現時亦瀰漫着悲觀情緒和強烈的政治疲勞感、無力感。
不過程翔說,香港人不應就此灰心,更重要的是要看到香港的價值,不要妄自菲薄。他指出:「歷史上香港就是不斷推動中國走向現代文明的支點,因此香港更要建設一個強大的公民社會,以抗衡強權。」
要達到這個目標,他強調要培育獨立思考、拒絕遺忘歷史、拒絕做冷漠的旁觀者、拒犯「平庸之惡」,還要拒絕接受中共的統戰,因為統戰是中共的三大法寶之一。
程翔認為,當前要做的是捍衛思想、言論及各種的表達自由。他說:「香港亦要重新走向世界,爭取國際社會的支援;而作為居於海外的香港人,也要在力所能及下給予聲援,關心香港,共同守護香港這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