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在此之前已經塵埃落定,但昨日在秘魯首都利馬舉行的國際奧會第131次全會正式宣布巴黎成為2024年夏季奧運會舉辦城市時,仍然讓法國各界興奮不已。
這是巴黎繼1924年舉辦第八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整整一百年之後再次迎來夏季奧運會的舉辦權。19世紀末開始復興的現代奧林匹克運動與法國擁有着很深的淵源,正是由於英法兩國在十九世紀末工業革命的飛速發展,才造就了世界博覽會的繁榮和奧林匹克運動的復興——作為雙城倫敦巴黎連續舉行世博會,巴黎1900年舉辦的夏季奧運會甚至整個融入了當時的世博會,但由於組織混亂、賽期冗長、觀眾參與度低,甚至連現代奧林匹克之父、法國人顧拜旦也批評1900年巴黎奧運的失敗。
1924年,顧拜旦在擔任國際奧會主席的最後日子裏,如願以償看到在自己的故鄉舉辦了一次相當成功的夏季奧運會,在世博會給巴黎留下的遺產——埃菲爾鐵塔、大宮小宮、亞歷山大三世橋等地標性建築的見證下,來自全球五大洲44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多名運動員參加了當時的奧運會,有1000名記者參加了報道。從那開始奧運會才初具全球性盛會的規模,也是在那次奧運會上,「更快、更高、更強」正式成為現代奧林匹克的格言,整整影響了那之後的幾代人。
巴黎是繼倫敦之後第二個第三次舉辦夏季奧運會的城市,今天同時獲得2028年奧運會舉辦權的洛杉磯也將第三次舉辦奧運會。洛杉磯在奧運歷史上也有着濃重的一筆: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首創了舉辦奧運會的商業模式,並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正是在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了在國際奧會的合法席位後首次派隊參加奧運會,並取得了金牌零的突破。
百年來巴黎申辦奧運一波三折,儘管申請1992年、2008年和2012年奧運會舉辦權均告失利,但巴黎並沒有放棄,2015年開始正式啟動巴黎2024奧運會的申辦程式,雖然經歷了2015年年底的恐怖襲擊、持續不斷的全國緊急狀態和2017年的總統換屆,法國和巴黎是一直不改初衷,把申奧作為頭等大事:2016年10月初,國際奧會主席巴赫到訪巴黎,巴黎奧申委非常有創意地提出將巴黎城市中心的幾大景點作為奧運會賽事的舉辦場所,一百多年前的埃菲爾鐵塔和大宮,兩三百年前的凡爾賽宮、榮軍院、香榭麗舍大街,千年流淌滋潤巴黎的塞納河,都將加入到奧運賽場中來。2017年2月,巴黎又創意地提出「一起來分享」的申奧口號,將競爭變成了聯合,隨着幾個競爭城市的退出,也才有了最終的巴黎、洛杉磯雙雙「分享」奧運舉辦權。
巴黎雖然贏得奧運舉辦權,但未來7年的道路還很長,雖說巴黎號稱95%的場館已經存在,把主要景點變身奧運賽場又創意十足,但主場館附近的改造,運動員村和媒體村的建設、各場館之間的交通連接,法國郊區問題、安全問題、反恐問題、環境問題,對巴黎來說都是挑戰。同時,已經不再是體育大國的法國,能否在未來7年內培養出更多的有競爭力的高手,也是法國體育界所面臨的問題。
巴黎重迎奧運榮耀,正反映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百多年來的變遷,從兩次世界大戰到冷戰,從工業革命到資訊革命再到今天的互聯網時代,在全球有着廣泛聲譽的奧運回也不時冒出興奮劑、腐敗等負面的消息,讓奧運會的時代印記變得非常明顯。也許2024對於巴黎、對於奧運都是一個新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