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擁中台學位不利發展
收入低於本地生 資歷職業不相稱
【明報專訊】一項移民部內部報告指出,在香港取得專業資歷的移民,與有加拿大專業資歷的移民收入差距不遠,但在中國及台灣取得專業資歷則最不利發展,抵埗後移民在教育與職業相稱比例亦較低。
具英美法專業資格吃香
移民律師李克倫取得移民部在2014年完成有關移民在社會及文化上表現的報告,報告顯示,有英國、美國及法國專業資歷的移民在抵埗後表現最好,比在加拿大取得專業資歷的移民有更好或接近的收入,教育與職業相稱的比例亦接近。
中僑互助會主席周潘坤玲認為,擁有中國或台灣專業資歷的移民,在本地較難找到與教育資歷相稱的職業,說明這些移民在專業資歷認證上仍面臨困難。
報告指出,在2011年時,外來的人口高達680萬人,佔所有人口的20.6%,是八大工業國當中比例最高者。報告指出,約120萬人在2006年至2011年抵埗,這些最近移民的人口,佔所有外國出生人口的17.2%,佔加拿大總人口的3.5%。
在移民的組成方面,2011年亞洲移民佔所有移民的45%,是移民第一位;而在歐洲出生的移民則佔31%,居第二位;另680萬移民來自200個不同族裔。在移民所說的語言方面,1991年有410萬人指他們的母語不是英語或是法語,到2011年時增加至660萬人。
在移民教育與抵埗後的工作發展方面,報告指出,在英國、美國或法國取得專業資歷的移民,抵埗之後甚至比在加拿大取得專業資歷的移民,有較好的收入,或是收入接近,而教育與職業相稱的情況,也與擁有加拿大專業資歷的人接近。
不過,在一些例如有波蘭、烏克蘭、巴基斯坦、菲律賓、中國、印度及俄羅斯學位的移民,在本地教育與職業相稱的比例即較低。
如果比較收入,擁有菲律賓、香港、羅馬尼亞及印度學位的移民,比有加拿大學位的移民,相差不遠,但擁有巴基斯坦、台灣、烏克蘭、俄羅斯和中國的學位,則最不利發展。
李克倫指出,造成有中國學位的移民來本地工作較為困難的原因,可能是中國移民在當地所學的科目內容,與在加拿大有所差距。舉例來說,在中國取得會計或是簿記的學位,學習的是中國的會計規定,有可能與在加拿大的會計做法不同,這也造成專業資歷認證上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