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盛康追思會分享善心義舉
推動民主運動廿多年
【明報專訊】溫哥華支援民主運動聯合會前主席周盛康追思會昨日舉行,150名溫支聯成員及親友參加追思會,中國問題專家、卑詩大學(UBC)已退休教授戴安娜(Diana Lary)也親自到場致意,並以中文讀出「Henry,我們永遠懷念你」,對周盛康20多年來推動民主運動所展現過人毅力表達敬佩。
周盛康擔任溫支聯主席長達22年,他在8月3日因病去世,享年69歲。
追思會一開始,由支聯會主席董李美寶介紹Henry的生平。她說,出生於香港的周盛康從小即十分關心中國事務,他在1969年時來緬省大學修讀電腦工程學系,之後返回香港工作,在1982年攜妻女全家移民溫哥華,時值中英談判香港回歸,周盛康時刻關心香港前途,關注中國事務。
她指出,1989年發生六四事件,周盛康第一時間自發參與聲援活動,並隨即加入剛成立的溫哥華支聯會,成為義工,擔任行動組副組長。她還記得,在六四槍響時,周盛康一腔熱血,悲憤莫名,唯有終日以淚洗面。
1995年周盛康當選溫支聯主席,直到逝世前,他一直擔任該職位,且隨時心繫民主運動。董李美寶現在接下周盛康的重擔,擔任支聯會主席。她說到激動處,一度哽咽輕拭淚水,對Henry的離去滿是不捨。
UBC已退休教授戴安娜在致詞時說,能夠認識一個人在海外的周盛康,卻畢生向中國政府爭取人權的人士,是她的榮幸。她說,周盛康為人們爭取新聞及言論自由、集會自由,這需要很大毅力,也是非常艱難。她指出,這些人權待遇其實已經寫在中國憲法當中,但中國政府卻不遵守。
溫哥華中國人權關注組主席高冰塵分享和周盛康相處時的感人故事。他指出,當周還叫不出他的名字時,周知道他有一場表演,周即使對普通話聽得不完全懂,但仍購買20張票贊助,周的真誠,讓他難忘。
也有學運人士在剛抵達溫哥華時,接受周盛康協助安置新家,幫助找工作,還借錢買房,周盛康為人慷慨可以想見。
追思會中放映了支聯會為Henry剪接的紀念影片,只見周盛康永遠站在支聯會遊行的最前排,總是拿着擴音器指揮隊伍,而隨着歲月過去,周盛康一頭黑髮也變成白髮,但不變的是他對支持民主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