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今夏流感高峰再創新高,最近一星期奪去51人生命,死亡人數突破200,雖未超越H3N2病毒抗元漂移的2015年冬季高峰,但較當年夏季多逾半。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及名譽助理教授龍振邦解開今次異常高峰之謎, 二人解構H3N2出現輕微抗原變異,雖未變種,但有可能令疫苗失效,或是流感高峰的其中一個原因。
明報記者
醫局今公布應變 料借聖德肋撒50牀
另外,醫管局今日會公布流感高峰應變,據了解,該局會向聖德肋撒醫院「借牀」,該院按地契設101張低價病牀,但未必會「借盡」,較大機會借50張,病人只需付公院收費,餘額由醫管局資助。
據衛生防護中心最新的《流感速遞》,由5月5日至前日有312宗嚴重流感個案,逾八成半染H3N2。該中心上周蒐集的呼吸道樣本中,有40.66%檢測到流感病毒,為近年新高。此外,該中心昨公布一名無打流感針的1歲男嬰染甲型流感併發嚴重肺炎,正在威爾斯醫院兒童深切治療部,現情况穩定。他上周三(12日)發燒及咳嗽,5天後向廣華醫院求醫,前日曾短暫轉到私家醫院,但情况惡化轉送威院。
2015年流感高峰的主流H3N2病毒出現抗原漂移,致疫苗失效,今夏高峰有四成流感死亡病人曾打疫苗,死亡人數雖不及2015年冬季高峰的502人,但遠超當年夏季的135人。袁國勇及龍振邦向本報投稿,指今夏流感高峰有三大因素,其一是病毒變化。今季流感病毒無抗原漂移,丹麥研究顯示,H3N2有一個小的抗原變異(N121K),有可能令流感疫苗失效。香港H3N2病毒株也有變異,從2016年7月至今年3月,約兩成H3N2出現N121K變異,今年5月更有逾三成半病毒有變異,這可能是流感高峰的其中一個原因。
另二因素﹕抗體減少 環境擠迫
此外,社區有相當數量的人並無抗體,2015年曾染H3N2者體內會有抗體,但事隔兩年半,抗體已降至極低水平;流感疫苗效力約半年,部分於去年底打疫苗者的抗體已減少;3歲以下幼童從未接觸過H3N2。
其三,流感由飛沫傳播,香港居住環境迫;上班族在地鐵內摩肩接踵;幼兒在校內或室內遊樂場與其他小朋友親密接觸;安老院舍環境惡劣、空氣不流通等,都可能令傳染病爆發。
倡向長者派特敏福 中大學者憂抗藥
二人建議政府考慮派藥抗疫,因65歲以上長者入院率高,且多為慢性病患者,染流感死亡率較高,建議政府考慮由下周開始,向長者派發14天預防用特敏福,包括居於院舍及到公立門診求醫者,每天一劑,預計涉及少於100萬劑特敏福,政府儲備應可應付。長遠則建議政府更進取去預防院舍爆發,當出現一宗流感便全院派特敏福。龍補充,一般流感高峰持續約6至8周,料今夏高峰尚餘最少2周,故要集中截斷傳播鏈。
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則指出,世衛建議當院舍有最少一人染流感,可處方預防用特敏福予其他曾與染病者接觸的院友,每天兩劑,但並不建議在未有爆發前大規模派藥予長者,以避免抗藥風險。
流感肆虐下,公立醫院繼續迫爆,前日有5262人往急症室求診,16間有設急症內科病房的公院中,有12間病牀佔用率超負荷,博愛醫院、伊利沙伯醫院及威爾斯醫院情况最嚴重。
食物及衛生局長陳肇始昨到屯門醫院參觀內科、兒科病房及急症室,並與該院醫護見面。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