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醫管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顯示,本港癌症新症持續上升,由2004年2.25萬宗升至2014年2.96萬宗,升幅逾三成。有關注癌症的組織表示癌症病人現時面對三大困境,包括接受首次治療、有效藥物及整合治療服務的等候時間長,且個案有上升趨勢,促請新政府檢討癌症控制政策。 首次治療等候長 病人嘆折磨 香港病人組織聯盟與癌症資訊網等組織昨日舉辦集思會,商討癌控政策發展。聯盟主席袁少林表示,將向政府遞交意見書,要求將改革癌控政策列為今年施政重點,期望加強社區協作、晚期紓緩服務、復康支援等。藥物治療方面,袁少林盼可降低為有需要病人提供經濟援助的撒瑪利亞基金申請門檻,並增加藥物名冊委員會的透明度等。 倡降藥費援助申請門檻 5年前確診鼻咽癌的Victor分享時表示,由在政府診所化驗,轉介至公立醫院耳鼻喉科,直至確診癌症,用了一個月,其後獲轉介至腫瘤科檢查。他由發現懷疑有病開始,兩個月後始在私家醫院接受首次治療,形容等待是「很大折磨」。醫院行政管理人邱家駿醫生表示,癌症病人等候首次治療時間長,問題在於公院輪候制度欠靈活,建議增加癌症個案經理,專責跟進患者情G,因應病情制訂檢查及預約手術等治療流程,減少輪候時間。 不應忽略紓緩治療 此外,香港醫學組織聯會前會長勞思傑表示,政府癌控政策不應忽略紓緩治療,強調這不止限於晚期癌症患者,是有助減輕所有癌症病人的痛苦及紓緩情緒。他另建議政府未來可選擇數種重點癌症,做更多篩查及預防工作。立法會議員張超雄促請新政府檢討癌控政策,短期內增加財政資源,以縮短病人輪候服務時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