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治污染 市民大會訂新策
民間議政 高污染日免費搭公共交通

[2017.06.04] 發表
霧霾籠罩:首爾市近年常被霧霾籠罩,成為市民一大關注問題。(網上圖片)
預定召開大會前兩個半星期,公開邀請市民自願參加,條件不限,人數上限為3000,當日不分年齡性別,以10人一組分組討論
每組有輔助者把討論過程和內容即時上網集合,市政府安排的專家分析團透過網絡即時分析市民意見,並將意見整理分門別類
現場市民按歸納後的意見順序逐一討論和投票,市政府收集上述意見和投票數據後,再制訂反映民意的政策

韓國近年空氣污染愈來愈嚴重,首爾市政府為對症下藥,日前在光化門廣場召開了有3000人出席的市民大會徵集改善措施意見,不出一周便宣布7月1日起實施10項反映民意的對策,包括在空氣污染嚴重日子的繁忙時段提供免費乘搭大眾運輸工具等,體現民間議政並落實政策的風氣。

斥資7.7億加元改善空氣

首爾市今年以來已6度發出「懸浮粒子警報」,即連續兩小時以上懸浮粒子濃度時均達每立方米150微克或以上。首爾市政府有鑑於此,上周四(6月1日)公布從今年起迄2020年將斥資6400億韓圜(7.72億加元),實行一系列改善措施。包括現行須在首爾、仁川、京畿道大氣污染狀况差不多惡劣時才能實施的首都圈「非常低排措施」,7月起改為當微細懸浮粒子(PM 2.5)達到每小時平均濃度超過每立方米50微克時,首爾市可自決啟動「非常低排措施」,包括繁忙時段免費搭巴士、地鐵、小巴;公共停車場全部關閉等。

禁老舊柴油車市中心行駛

另外,市方將採用「環境等級制」,按車輛型號和實際使用路面的廢氣排放情况,評定及標示車輛等級;不准排出大量廢氣的老舊柴油車輛在市中心行駛;環保優質車輛獲豁免「塞車費」(congestion fee)、停車場泊車折扣等。每年撥款50億韓圜(603萬加元)擴大研究、開發減排技術與方案;與中國北京、日本東京、蒙古烏蘭巴托等國內外城市協力應付空氣污染等。

3000人參加 即場討論對策投票

上述這些決策,皆為上月底首爾市民大會所提出的建議。首爾市政府為發揮審議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精神,5月27日召開了針對空氣污染物問題的兩小時市民討論大會,吸引了3000名自願報名市民以分組形式,討論污染原因與對策。與會的55歲文員金鎮浩主張,首爾應效法歐洲某些國家禁止車輛駛入市中心某些範圍。市民盧大忠表示,對德國用電動車取替汽油車對改善空氣的效益印象深刻。

市民大會分研討「為了解決懸浮粒子,首爾該從何做起?」及「我們何故要視環保為一大課題?」兩大部分,大會即場發表各小組的意見,給予共同討論時間,再讓與會者用手機、平板電腦等流動裝置即場投票,例如47.7%與會者「極贊成」限制公害車輛駛進市中心,80.1%支持「車牌單雙制」使用車輛,88.9%贊成春季停用煤炭發電站等。市長朴元淳表示:「看到數千名市民針對威脅我們生活的懸浮粒子熾熱地出謀獻策,便使我深切感受到『廣場民主主義』。」(民族報/Money Today/Newsis)

更多國際要聞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特朗普自己方式應對氣候變化
【明報專訊】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四宣布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引發全球和美國國內嘩聲四起。美國駐聯合國大使黑利表示,特朗普相信全球氣候確實在改變... 詳情
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引發國內外不滿,前紐約市長彭博選擇帶頭組織對抗全球暖化。現為聯合國城市及氣候變化特使的他上周五(2日)突然到訪法國,與總... 詳情
賭場死者獲賠2.7萬 1中國人證實遇難
【明報專訊】菲律賓馬尼拉賭場遇襲案增至38死,包括一名中國公民,另有50多人傷。總統杜特爾特形容槍手瘋狂,但認為並非「伊斯蘭國」(ISIS)... 詳情
否認劫案說法 菲國會議長指是獨狼恐襲
菲律賓馬尼拉雲頂世界度假村周五發生槍擊及縱火案,極端回教組織伊斯蘭國(ISIS)透過其喉舌通訊社承認責任,但警方稱事件為搶劫籌碼劫案。 ... 詳情
阿富汗葬禮連環爆彈 釀逾百死傷
【明報專訊】阿富汗首都喀布爾遭受連環炸彈襲擊,內政部發言人最初表示,有15人死亡及受傷,及後修正至7人死亡與119人受傷。但當地傳媒報道,死...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